Page 43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43
社会· 2013 · 6
对村委会选举制度来说,那些社区记忆强烈和经济社会分化也很明显
的村庄村级权力最具建构合法性的潜力(仝志辉、贺雪峰, 2002 )。中国
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和特殊性在于,政治、显结构和潜结构因素在
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交
互关系模 式 形 塑 着 市 场 的 日 常 运 转,决 定 着 市 场 如 何 演 化 (符 平,
2013 )。从这个意义上讲,往往很难抽离出一种足以支撑合法性重建的
市场逻辑。虽然孵化器在中国也被界定为一种“向经过挑选的孵化企
业以其能负担得起的费用标准提供设施和服务并使它们增值,同时也
帮助这些企 业 生 存 并 成 长”的 经 济 组 织 ( 犈狋狕犽狅狑犻狋狕犪狀犱犔犲 狔 犱犲狊犱狅狉犳犳 ,
1997 ; 犔犪犾犽犪犽犪 , 2006 ),但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大趋势和政府的推
手下,仍不可避免地大量融合了大学等专业化组织的制度逻辑。 8 从理
论上讲,孵化器与大学联姻的合法性在于,大学的介入能够提高入孵企
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降低其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成本( 犅犲狉 犵 犲犽 ,
2008 ; 犆狅犾狅犿犫狅犪狀犱犇犲犾犿犪狊狋狉狅 , 2002 ; 犔犳狊狋犲狀犪狀犱犔犻狀犱犲犾犳 , 2001 ; 犕犻犪狀 ,
1994 ),或是提供声 誉 以 及 人 力 资 源 等 软 资 源 方 面 的 支 持 ( 犈狋狕犽狅狑犻狋狕
犪狀犱犔犲 狔 犱犲狊犱狅狉犳犳 , 1997 ; 犔犪犾犽犪犽犪 , 2006 ; 犕犻犪狀 , 1996 ; 犣狌犮犽犲狉 , 犲狋犪犾. ,
2002 )。同时,大学所固有的专业化制度逻辑往往也会制约孵化器和企
业市场化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入孵企业“毕业”的效率( 犚狅狋犺犪犲狉犿犲犾
,
犪狀犱犜犺狌狉狊犫 狔2005犫 )。比如,大学在帮助入孵企业提高声誉时,其影响
力通常局限在学术圈,在企业或企业家更需要的其他领域推广时缺乏
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手段( 犌狉犻犿犪犾犱犻犪犪狀犱犌狉犪狀犱犻 , 2005 )。甚至在很多情
况下,大学给人的刻板印象会有碍入孵企业融入商业环境( 犕犮犃犱犪犿
犪狀犱犕犪狉犾狅狑 , 2008 )。事实上,专业组织的合法性来源是个人经验的名
誉,而企业 组 织 的 合 法 性 则 更 多 根 植 于 组 织 的 科 层 结 构 ( 犠犪犾犱狅狉犳犳 ,
2013 )。从专业到市场逻辑的转变,也会同时改变组织的合法性基础
( 犓犻狋犮犺犲狀犲狉 , 2002 )。因此,大学孵化器组织内部制度逻辑的多元性和
冲 突 性,只 会 增 益 而 不 是 简 化 了 其 脱 耦 中 合 法 性 动 员 的 复 杂 性
( 犅犾犾犻狀 犵 狋狅犳狋犪狀犱犝犾犺犻 , 2005 ; 犎犪狀狀狅狀犪狀犱犆犺犪 狆 犾犻狀 , 2003 ; 犢狌 , 2013 )。
其次,可获得的社会和文化资源的范围和性质,也会影响到不同制
8. 在中国的孵化器中,超过三分之二与大学或科研机构(而不是市场)保持了更为密切的联
系。相比之下,即便是在作为孵化器经典教科书的美国,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孵化器以纯粹
意义上的科技为核心。
·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