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39
社会· 2013 · 6
探讨的 核 心 ( 犎犪犾犾犲狋狋 , 2010 ),在 开 创 时 期,迈 耶 和 罗 恩 ( 犕犲 狔 犲狉犪狀犱
犚狅狑犪狀 , 1977 )就指出,脱耦是解决制度神话和组织绩效之间结构性矛
盾的核心之道。后续的经验研究也不断证实,脱耦是组织面对场域中
各种同构性压力求得生存的有效防御性策略( 犓狅狊狋狅狏犪犪狀犱犚狅狋犺 , 2002 ;
犛犲犻犱犿犪狀 , 1983 )和异质性制度逻辑下维持其健康和竞争力的合理性选
择( 犅犲狏犲狉犾犪狀犱犪狀犱犔狌狓狋狅狀 , 2005 ; 犎犲犻犿犲狉 , 1999 ; 犚狌犲犳犪狀犱犛犮狅狋狋 , 1998 )。
但要必须承认,在很多情况下脱耦都难以实现且难以为继( 犈犱犲犾犿犪狀 ,
犃犫狉犪犺犪犿 犪狀犱 犈狉犾犪狀 犵 犲狉 , 1992 ; 犎犪狌狀狊犮犺犻犾犱 , 1993 ; 犛狋犲狏犲狀狊 , 犲狋 犪犾. ,
2005 )。组织之所以会向外部的环境压力妥协,是因为它们对合法性
(往往也意味着至关重要的资源)有本能的认同和追求( 犇犲犲 狆 犺狅狌狊犲犪狀犱
犛狌犮犺犿犪狀 , 2008 )。因此,与外部制度环境的脱耦,必定涉及内部合法性
,
的重建问题( 犇狉狅狉犻犪狀犱犎狅狀犻 犵2013 ; 犌狉犲犲狀狑狅狅犱 , 犲狋犪犾. , 2011 )。近来,
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具身性和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究此过程的
微观机制,并进而强调合法性的重建可以通过地方性设定中的人际互
动实现( 犎犪犾犾犲狋狋 , 2010 )。但该问题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帮助理解:为什么
某些结构和实践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合法性,更广阔的社会环境要素是
如何明晰又繁琐地内化在组织当中?( 犛狌犱犱犪犫 狔犲狋犪犾. , 2010 )特别是
,
在中国威权主义的治理结构中,各类环境神话会呈现异常强大的同构
性力量,组织又如何在保证其合法性来源的前提下,寻求一种与之并不
注定天然相容的市场逻辑的转型?( 犔犲犲犪狀犱犣犺犪狀 犵2013 )在某种程度
,
上,最后一点也构成了中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科技和经济转型领域,孵化器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极为特殊又
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自 1959 年曼库索( 犑狅狊犲 狆 犺犕犪狀犮狌狊狅 )在美国纽
约州建立第一个企业孵化器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在政府等力量的推动
下效仿这一组织实践。通过创建科技孵化器的形式加强大学、研究机
构同产业 的 联 系,成 为 战 后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共 识 ( 犈狋狕犽狅狑犻狋狕 , 2002 ,
2003 ; 犕犻犪狀 , 1997 ; 犕狅狑犲狉 狔犪狀犱犛犪犿 狆 犪狋 , 2005 ; 犘狅狑犲犾犾犪狀犱犌狉狅犱犪犾 , 2005 ;
,
犚狅狋犺犪犲狉犿犲犾犪狀犱 犜犺狌狉狊犫 狔 2005犪 , 2005犫 )。 据 美 国 企 业 孵 化 器 协
会( 犖犅犐犃 )估计,时下全球范围内孵化器的数量已超过 7000 家, 1 其中
1. 参见: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狀犫犻犪.狅狉 犵 / 狉犲狊狅狌狉犮犲 _ 犾犻犫狉犪狉 狔 / 犳犪 狇 / # 3
·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