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137
社会· 2013 · 6
所有职业进行分类所得的职业类型。通常将女性比例高于 70% 的职
业称为“女性职业”( 犳犲犿犪犾犲犱狅犿犻狀犪狋犲犱狅犮犮狌 狆 犪狋犻狅狀 ),女性比例处于 30%-
70% 之间的职业称为“中性职业”( 犲狀犱犲狉犻狀狋犲 犵 狉犪狋犲犱狅犮犮狌 狆 犪狋犻狅狀狊 ),而
犵
将女 性 比 例 低 于 30% 的 职 业 称 为 “男 性 职 业 ”( 犿犪犾犲犱狅犿犻狀犪狋犲犱
狅犮犮狌 狆 犪狋犻狅狀 )(吴愈晓、吴晓刚, 2008 )。 犑犛犖犈犜2009 使用了与“五普”一致
的职业编码系统,共记录了 234 种非农职业类别(个体户除外)。因此,
本文根据吴愈晓( 2009 )从“五普”微观数据计算得出的 234 种职业的女
性比例,做成一个数值介于 0 与 1 之间的连续变量,然后将其合并到
犑犛犖犈犜2009 数据中进行分析。
职业性别垂直隔离是男女劳动力在职业或行业中社会地位等级的
隔离分布状况。任何一个职业内部都存在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普通
劳动者岗位。管理岗位在职业内部的权力、收入和声望较高,技术岗位
次之,普通劳动者岗位则相应较低。因此,这三种岗位的划分可以视为
职业内部的社会地位等级差异,研究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并称为较
高等级岗位,将普通劳动者岗位称为较低等级岗位。
(二)控制变量及其测量
本文回顾了影响职业性别隔离的各种因素,遵循以往的研究传统,
我们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的因素,包括:工作年限、
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单位性质和所在区域。( 1 )工作年限,
用目前或退休时的年龄减去刚刚开始工作时的年龄,本文的取值范围
为 0-46 ,样本平均工龄为 5.72 年。( 2 )教育程度,本文将教育程度这
一类别变量换算为连续变量,即教育年限。具体换算过程如下:小学以
下为 3 年,小学为 6 年,初中为 9 年,高中、职高、中技、中专为 12 年,大
专为 14 年,大学本科为 16 年,研究生及以上为 18 年,其他作为缺失。
( 3 )政治面貌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变量,分为中共党员和非中
共党员。( 4 )婚姻状况分为有配偶和无配偶。本研究将调查问卷中婚
姻状况的备选项重新归类:把未婚、离婚未再婚和丧偶未再婚归为无
配偶,把已婚、离婚后再婚和丧偶后再婚归为有配偶,其他为缺失。( 5 )
单位性质分为体制内单位和体制外单位,因为“体制内、外体现了计划
经济部门 和 市 场 经 济 部 门 中 性 别 不 平 等 的 状 况”(吴 愈 晓、吴 晓 刚,
2009 )。本研究将问卷中的单位类别选项按体制进行划分:把党政机
关、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和集体企业归类为体制内单位,而个体经营、私
· 1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