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142

市场转型与职业性别垂直隔离


   地方都控制着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而女性则大量进入了那些不具吸引
   力或吸引力较低的职业。正如科克伯恩( 犆狅犮犽犫狌狉狀 ,转引自格伦斯基,
   2005 : 641 )所说,“在职业隔离的背后是性别差异,而在性别差异背后是
   男性权力”。所以,父权制下的两性分工模式让女性承担了大量的家庭
   责任,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沦为弱势群体。因此,职业性别隔离导致
   的性别不平等的减弱最终需要传统分工模式的改变,而这需要人们观
   念的彻底变革。当然,对于男权制是否为职业性别隔离的根本原因这
   一观点需要做进一步论证,这将是本文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二个研究发现给我们的启示是:随着市场化转型,中国的职业性
   别垂直隔离程度在加剧。在再分配体制下,我国女性在职业过程中岗
   位等级的晋升受到国家大力推行的“男女平等”意识形态和相关的国家
   制度政策和意识形态的保护。例如,新近推出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2011-2020 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要逐步提高县(处)级以上各
   级地方政府和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担任正职的女性干部的比例;逐步
   提高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职工代
   表大会中女代表比例;未来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应达到 10% 以上,
   将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提升到 30% 以上,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应
   保持在 50% 左右等等,以上这些政策对于女性的岗位等级晋升起到了
   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市场化改革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取向的,意味着
   那些旨在减小性别不平等的政策失去了效力。因此,理性的雇主会以
   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为由排斥女性,或是将其安排到相对次
   要的工作岗位上,或是在女性职业等级晋升中设置种种障碍。所以国
   家还需要加大对体制外单位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的监管,使
   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体制外也得到充分的保护,以减轻市场化带
   来的职业性别垂直隔离加剧的趋势。
       最后,模型中的一些控制变量也带来重要的研究发现。模型显示,
   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可能进入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因此,女性教育程
   度的提高对于减少职业性别垂直隔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各职
   业的女性比例这一控制变量也呈现出一些有价值的含义。表 3 的模型
   1 显示,各职业的女性比例与进入管理岗位成反比,且具有统计显著
   性;表 3 的模型 2 显示,各职业的女性比例与进入技术岗位成正比,且
   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些说明在女性人数较多的职业中,管理岗位较少,

                                                          · 1 3 5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