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133

社会· 2013 · 6

   有更强的离职倾向。由于雇主无法精确评估每位求职者的具体特性,
   因此,理性的雇主会将重要的职位安排给男性,从而导致了职业的性别
   隔离。女权主义学者( 犠犻犾犾犻犪犿狊 , 1995 )则认为,父权文化导致了女性在
   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父权制强调男外女内、男强女弱和女性对
   男性的依附,所以,男性的使命是事业有成、挣钱养家,而女性相夫教
   子、从事家务劳动则天经地义。正是这种父权主义观念迫使男性努力
   进入高收入职业,而女性则寻找可以兼顾家庭的岗位,在现实生活中,
   诸如护士、幼儿园教师等女性较为集中的职业通常是家务劳动的延伸。
   在父权制的影响下,雇主和男性劳动者会达成某种共识,将那些收入
   高、声望高、地位高的职业贴上男性的标签,他们会以女性的能力、智力
   和体力等不如男性为由,有意或无意地排斥女性的进入;同时男性也很
   少被安排从事女性比例较高的职业,除非男性为管理者。

       二、研究问题和假设

       正如前文所述,职业性别隔离有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两种形式。
   对于女性而言,水平隔离反映女性不成比例地分布在以服务为基础的
   非体力劳动部门,而垂直隔离则反映女性无论是在体力劳动部门,还是
   非体力劳动部门之中,都大量聚集在那些社会地位等级较低的岗位上。
       目前,国内学界更多从水平隔离的视角来分析职业性别隔离的现
   状与趋势。舒 晓 灵( 犛犺狌 , 2005 )将 中国 非农职 业分 为 6 大 类,分 析 了
   1982-1995 年的性别隔离水平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的职业性别隔
   离水平很低;易定红和廖少宏( 2005 )使用中国历年劳动统计年鉴和
   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产业职业性别隔离状况进行了检
   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程度较低。吴
   愈晓和吴晓刚( 2008 )的研究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非农职业性别
   隔离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到了 90 年代却呈下降趋势。李春玲
   ( 2009 )的研究表明,中国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在逐渐下降,女性不断向白
   领职业领域扩张,而蓝领和半蓝领职业性别隔离状况仍在继续。总体
   而言,上述研究将职业分成不同种类,考察每一类职业中女性所占比
   例,从而得出中国的职业隔离总体水平在下降或者在某些领域下降。
   但有学者( 犅犻犲犾犫 狔犪狀犱犅犪狉狅狀 ,转引自格伦斯基, 2005 : 644 )认为,“职业
   之中水平隔离的更平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垂直隔离的弱化,也可能导致

    · 1 2 6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