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84

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


              物理主义的途径作彻底还原,(从而)导向了极端的科学中心主义”。
              “ 传统指称理论所追求的是一一对称的‘映射式观念’,是一种主张‘只
              有具备确定指称的语词才有意义’的语言实在观,指称成功的标志是真
              理的符合论,追求指称的惟一确定性和绝对所指”。然而在语用学的视
              野下,“任何对象的存在均是相对于特定语言的存在,并因而是以那种
              语言为基底的。因此,语言和实在是同一的,不能把语言看作是‘自我’
              和‘世界’之间的媒介;它不是媒介,而是确定的客观实在,一种不断进
              化的实在”(殷杰, 2003 )。
                  “语用学转向”象征着当代西方思想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融
              合,其思想史意义已经超出了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对于社会学研究
              者来说,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吸纳当代社会科学哲学中的语用学思维,我
              们就很有可能对社会学的研究逻辑产生一种革命式的理解,从而解开
              研究中的诸多困境。然而,“语词和对象相应,语词表达对象,这是人的
              根深蒂固的 成 见”, 3 摆脱 这种 成见绝 非易事。美国 逻辑 学家 侯 世 达
              ( 2011 : 110 )精辟地点评过这个成见:“人们常常把意义归于词本身,丝
              毫没有意识到使词具有意义的那个非常复杂的同构……这可以与一种
              朴素的信念做个比较,即认为任何两个物体的碰撞都必然附带有声音。
              这是个错误的信念。”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社会学家致力于穷尽各种变
              量,以探求某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因果性质(如教育和收入的关
              系),他们就或多或少抱持着侯世达所批评的那种信念,即认为两个物
              体碰撞必然会产生一种隶属于这种碰撞的、稳定不变的声音。

                  四、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一)对社会学方法论困局的反思

                  在社会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真实”与“意义”之间的对抗,定量研
              究者常常批评定性研究者的研究不可靠,而定性研究者常批评对方的
              研究没有意义。为了克服这种现象,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
              法,虽然这些方法有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意见,使得研究者们懂得对某
              些对立的观念保持认识张力,在“意义”与“真实”的对抗中开展经验研

             3. 参见:陈嘉映 .2002. 在 语 言 的 本 质 深 处 交 谈———海 德 格 尔 和 维 特 根 斯 坦 对 语 言 的 思 考
             [ 犗犔 ]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犮狀 狆 犺犲狀狅犿犲狀狅犾狅 犵狔 .犮狅犿 / 犿狅犱狌犾犲狊 / 犪狉狋犻犮犾犲 / 狏犻犲狑.犪狉狋犻犮犾犲. 狆 犺 狆 / 犮2 / 21 。

                                                                     · 7 7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