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83

社会· 2013 · 5

              这个场的经验外围很遥远的一个陈述,便会使人误入歧途”。然而这种
              “误入歧途”的谈论,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往往是以摩西劝诫的姿态出
              现的。有些研究者从宏观理论中很牵强地演绎出一些经验假设,然后
              使用某些截面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进而检验理论,这种做法的合
              理性值得商榷。
                  上述观点并不是否定经验研究的价值,而是提醒我们要改变对于
              经验的理解。当我们获得了丰富数据时,我们需要将数据与许多命题
              的集合进行对话,此时就可以发挥诠释学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为了
              严谨,就假定在经验与理论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检验关系,从而把理论做
              简单化的理解和处理。丰富经验数据的价值在于其更丰富,在于其常
              常能够揭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认识矛盾和价值矛盾,它的价值来自于
              “意义”的不对称性而非“逻辑”的不对称性。如果研究者囿于逻辑经验
              主义的知识叙事,把丰富经验数据的价值理解为更“真”,不愿意放弃符
              合论的知识观,总试图剥离数据背后的“意义”,那么数据的价值反而难
              以体现了。
                  (三)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哲学研究》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科学哲学,一些学者认为,《哲
              学研究》中的思想已使得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对立失去了意义,如马
              丁·斯通( 2005 : 148 )曾 说道:“维特 根 斯 坦 的 独 创 性 的 标 志 之 一,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差异已无足轻重。与它们同维特根斯
              坦的差距比较起来,这两种传统竟然看起来惊人地一致”。斯通的评价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认识论及方法论等二元对立中的悖谬:在针锋相对
              的争论背后,对立双方往往共同继承了某些认识论的现代性遗产。鲁
              宾斯坦( 2005 : 297 、 299 )就评价说,后期维氏哲学摧毁了“主观主义的和
              客观主义的社会科学得以建立的许多二分法”,“进而使得主观主义和
              客观主义的综合成为可能”。
                  受维特根斯坦的启发,当代西方哲学界、社会科学界发生了重要的
              “语用学转向”( 狉犪 犵 犿犪狋犻犮狋狌狉狀 )。逻辑经验主义“采用的逻辑分析方法
                           狆
              是共时性的而非历时的,是分析的而非综合的,这就使得在对科学理
              论进行逻辑分析时,静态地考察科学的逻辑结构,脱离科学发展的历
              史、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忽视了心理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狭隘理
              性主义以逻辑理性为标准,要求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支沿着

              · 7 6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