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56

马克斯·韦伯:基于社会动力学的思考


              教文化价值到现代性世俗价值观,要有一个斗争、批判、转换、升华的过
              程,但前者无疑提供了文化资本和来源)。于是,人们看到,后来的美国
              《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基督教一
              些思想的世俗翻版、升华与发挥。此外,基督教末世论和救世观念自中
              世纪末以来还为一系列基督教或世俗人文主义乌托邦思想的产生提供
              了来源和启发,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所有这些对西方,乃至
              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正是基于对上述西 方的价 值进 行参 照,使 得韦伯 更 能 明 显 地 看
              清其他主要文明在这些 方面的 不同 特点,从 而 能把握到 问题 的关 键
              所在:这些文明在文化张力 上的 力度 较弱且 缺 乏相 关价 值 取 向的 引
              领。例如,印度教徒虽然追求“梵我一如”和“解脱”( 犕狅犽狊犪 )的境 界,
              表现出某种超越性,但印度 教同 时还 存在 种姓 秩序 的神 义 论 以及 与
              此密切相关的灵 魂轮 回信 仰( 犛犪犿狊ā狉犪 )和业 报的 教 义( 犓犪狉犿犪 ),这 使
              得社 会 冲 突、文 化 张 力 和 救 赎 的 力 度 大 打 折 扣。 因 此,如 韦 伯
              ( 2005犫 : 157 )所言,只要这 种 信 仰 和 教 义 颠 扑 不 破,“革 命 的 思 想 与
              ‘进步’的努力都是无法想见的”。类似地,作为异端,佛教主张“四姓
              平等”、“普度众生”,佛教徒谈及大慈大悲的佛、修行、觉悟( 犅狅犱犺犻 )与
              涅?( 犖犻狉狏犪狉犪 ),从而同样表现 出 一 定 的 超 越 性。不 过,佛 教 作 为“一
              个特别非政治的、反政治的身份宗教”(渴望“无为”、“无心”、“无求”
              之境界),主要突出个体修道活动,缺乏“俗人的共同体组织”,在救赎
                                       (
              上对俗人“基本上无所挂怀”韦伯, 2005犫 : 319-320 、 281 ),因此其与
              现实的张力以及救赎的力度较弱———主要以“典范”而非伦理义务指
              示救赎之路(韦伯, 2004犪 : 504 、 510 )。
                  与源于印度的宗教文化不同,中国儒家(儒教)文化,按冯友兰的说
              法,“既是入世,也是出世”的,由于同样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更高
              的境界,因而也有某种超越性 13 (只不过这种超越性主要不是表现在纯
              粹宗教上,而聚焦于伦理道德和哲学方面)(冯友兰, 2005 : 5 )。不过,如
              韦伯所言,儒家没有“恶根性”(罪感文化)观念,因此,“儒教极度世界乐


             13. 中国儒家文化的超越性表现在:儒家讲天、孔圣人、先祖、修己和安人,强调“人禽之辨”,
             “ 义利之辨”的道德自觉,要求人们践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追求
             “仁”的境界,甚至也倡导到“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
              上),最后入于“知命”的超越,至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参见崔大华, 2001 )。

                                                                     · 4 9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