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44
马克斯·韦伯:基于社会动力学的思考
来的真实,是经过心灵活动 的产 物。 6 如果说在 自然科学 中这 种转 化
还能具有普遍真 实性,如 水的 概念或 牛顿 第 一定 律(惯性 定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不会因时间、地点或民族、文明不同而发生
改变,那么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
领域)概念或定理(规律)的普遍真实性便大打折扣,如韦伯举例和考
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民主”,等等,这些概念(范畴)及其相
关知识或规律的内涵会因时间、地点、民族、国别、文明等等差异而大
不相同,有的甚至满拧。当然,不是说这类概念或规律完全没有真实
性,因为其共性存在,但真实性的程度和普遍性相比自然科学概念或
定律而言会大大降低。“它与生活的经验给定事实的关系仅仅在于,
在那种构思中被抽象地描述的那类联系”,或者说它把生活中的某些
联系“统一成为设想出来的 联系 得天 衣无缝的体 系”。正因 为如 此,
韦伯说它们是理想型。这种理想型是心灵建构的产物,严格地说,在
客观现实中,人们很难发现 完全 符合 现实 的 或 作为 真实 物 翻 版的 社
会科学概念或规律。在这个意义上,韦伯( 1999 : 31 )认为理想型具有
“乌托邦的性质”是十分恰当的。
不过,尽管如此,韦 伯认为 在没 有其他更 好的 方 法 的 情 况 下,这
种理想型仍是人们实用 和有效 的一 种获 取 知识的 途径,只 要人 们意
识到它的思想特性,记住它 是基 于对 现实 的某 些成 分的 抽 象 和思 想
6. 人类在认识论上自康德以来有了重大突破。康德在综合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的
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知性为自然立法”的著名论断(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其积极
意义在于,它一方面指出了心灵需要得到经验证据才能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同时又认定认识
本身也是心灵对感觉和材料主动整理、组织和构造的过程。心—物之间不存在照相式的简单
对应关系,因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是通过心中已有的某种参照系进行的,培根那种完全摆脱
“预知”的经验论只是理想。因此,认识既与经验证据有关,又受这个参照系限制,二者缺一不
可。康德的错误在于,除了“自在之物”的观点外,主要是他把这个参照系视为人类绝对“先天
的”和主观的,而实际上正如此后马克思、涂尔干等知识社会学的奠基者们所指出的,它只是
人类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人一出生“社会事物”“强加”于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知识,
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必然受马克思所发现的集体无意识(阶级意识、群体或党派意
识,等等),和韦伯所强调的“文化意义”(诸如社会传统、习俗、民族历史、价值取向,等等)以及
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的无意识的影响。实际上,人类在这方面获得的“知识”大多数接近于
柏拉图所说的那种“意见”(“在知识和无知之间有一种被我们称之为意见的东西”)而非(普
遍)真理。正是基于这些“意见”,人类在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才有丰富多彩的多元性和种
种特殊性。而构成真理的知识只是某些干瘪的抽象,其普遍性和效用较之自然科学也相对降
低。换言之,这种普遍性和有效性受到文化价值和社会因素的较大限制。
·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