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社会》2013年第4期
P. 20

拆解“结构—能动”的理论迷思


              中常见的场景作为例证来加以说明。他指出,在初民社会中,人们会在
              节庆时令时藉着种种仪式孕生集体欢腾( 犲犳犳犲狉狏犲狊犮犲狀犮犲 )的场景,在这
              样的场合中,人们共同处于精神亢奋而有着类似灵魂出窍的心理状态
              之下,于冥冥之中感到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将他们连带在一起,使
              参与者感到自己是共属共源的同一群人(经常以某种动物为代表,即成
              为图腾),涂尔干说这即是“社会”的源起状态。
                  涂尔干的外甥,人类学家莫斯(牟斯, 1989 )进一步以有关“礼物”互
              惠交换的说法,为涂尔干的理论增添了更多光亮鲜艳的色彩,使得整个
              论述的内容更为丰富。他告诉我们,在初民社会中,人们所以互动基本
              上即是为了互动本身,别无任何其他目的,套用齐美尔( 犛犻犿犿犲犾 , 1971 :
             130 )的用语,即“无工具价值设准的社交性( 狊狅犮犻犪犫犻犾犻狋 狔             )”乃是互动自身
              的目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即是人们进行互惠性的“礼物”交换,因为这
              样的交换纯然是为了经营、肯定、保证与强化彼此之间具有共感共应的
              感情(和同属感)本身。在这样的体认之下,集体欢腾于是具有引发激
              情状态以彰扬社会至 高 性的 作用,这 可以被 看做 是人 类 企 图 透 过 制
              度化过程型塑集体意识(特别是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社会心理前置状
              态,更可以说是人类由动物性跳跃至人文性之心理上的临界场域,这
              对理解人的社会世界 与其行 为,一 直具有 必然的 并且 也具 有 至 高无
              上的地位。
                  就概念的内涵而言,当我们说心理状态的元神是酒神精神以及社
              会的源起来自(特别节庆)集体欢腾之亢奋状态的时候,这就意味着,
              “社会”(和“文化”)是来 自人 类所 禀赋 的 感 性 本 能 特 质,而 非 如 洛 克
              所主张的是经 过 理 性 的“契 约”经 营 出 来 的 具 有 象 征 意 涵 的 人 为 结
              晶。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说“人类是一种动物”时,人本能具有着激情
              冲动的能量力道,正是动物性的典型体现。借用马费索利( 犕犪犳犳犲狊狅犾犻 ,
             1996 : 1 )的用 语,这 一 能 量 力 道 即 是 法 文 的 狌犻狊狊犪狀犮犲 ,呼 应 着 霍 布
                                                       狆
              斯、弗洛伊德强调人所具有之原始激发动力的基本论点,而人类与其
              他动物不同的,即在于他懂得让这一动物性受到人文性的洗礼,有着
              “恰适”的文明表现。
                  由此也将人所具的“动物性”本能提升至作为理解人的社会行为与
              社会本身之建构的核心概念,除了如前面提及的是与资产阶级的兴起
              具有一定的相互增强的历史亲近性以外,从社会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说,

                                                                     · 1 3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