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222
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家与工人阶级:结构变迁及其文献述评
者。这些原国有企业的工人同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中的工人
一起,被很多学者称之为“新工人阶级”, 8 以区别于单位体制下的传统工
人阶级。陈佩华( 犆犺犲狀 , 2003犪 )、 犆犺犪狀 ( 2001 )以及李静君( 犔犲犲 , 2000 )等人指
出,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
业关系。它导致了工人与管理者的普遍对立,因为所有的工人,不论他们
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工作,还是在私有企业或外资企业中工作,现在
都不得不屈从于基于毫无制约且往往是专横跋扈的企业管理者。
李静君( 犔犲犲 , 1999 )认为,在部分国企中新传统主义已经成为历史,
失序专制主义( 犱犻狊狅狉 犵 犪狀犻狕犲犱犱犲狊 狆 狅狋犻狊犿 )的工厂政体已经出现。这一概念
是指在改革政策失去整合力的情况下,国家的权威由厂长和管理层总揽
而出现的专制化管理的状况。由于党组织及工会在企业内几乎全部受
命于管理权力,合同制、企业自主、科学管理等企业逻辑与制度模式的引
入使以往的互惠关系消失,同时,本意是为了让市场化的企业更好地承
担起职工福利的一系列福利制度改革,最终也不得不转变为由社会来承
担的社保体制,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工人的流动。当然,在私营、外资、劳
动力集中的企业,失序专制主义或许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总之,一方
面,由于单体体制的逐步瓦解,工人丧失了国家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
新的体系尚处于很不完善的状态中,加之工人又缺乏自己的组织,因此,
工人日益成为市场扩张力量和管理者专制的受害者( 犔犲犲 , 2000 )。
越来越多的学者( 犆犺犪狀 , 2001 ; 犔犲犲 , 2002犪 , 1993 , 2007 : 198 ;任 焰、
8. 很多学者将市场化的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作了区分,前者被称之为“新工人阶级”、
“ 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等,这一群体包括在被市场化的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工人及在改制
后的国有企业中工作的工人(潘毅等, 2009 ;吴清军, 2007 ;沈原, 2006 ; 犆犺犪狀犪狀犱犘狌狀 , 2009 );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学者使用这一概念表达不同的含义。西方的“新工人阶级”理论所说的
犖犲狑 犠狅狉犽犻狀 犵 犆犾犪狊狊 特指由熟练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人阶级队伍,是在工人阶级去中心化后,对
工人阶级的再认识和重新定位。虽然“新工人阶级”研究并不将阶级作为高于认同或社会过
程的特权范畴,但 它 也 不 是 低 于 种 族、性 别 等 问 题 的 边 缘 范 畴。 罗 素 ( 犚狌狊狊狅犪狀犱犔犻狀犽狅狀 ,
2005 : 12 )指出,“一些左派学者主张阶级是分析的最重要范畴,应该成为讨论的中心,取代其
他所有分类,提供一种贯穿差异和地域界限的分析单位的来源。相反,新工人阶级研究之所
以将阶级放在中心是因为我们认为阶级深深地和其他社会构成因素———种族、性别、职业、权
力结构———交织在一起,因为我们认为阶级通常是很少被挖掘并且最难理解的因素”(参见苑
洁, 2007 : 1 )。邱林川( 犙犻狌 , 2009 : 5-6 )的研究也涉及了“新工人阶级”的形成问题,但它指的
是“网络劳工”( 狀犲狋狑狅狉犽犾犪犫狅狉 ),他认为劳工群体在以信息、沟通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中越
来越组织化了,这是阶级形成过程的开始。
· 2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