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99
社会· 2013 · 2
后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不同阶层对基督教内部不同教派的选择
( 犛狋犪狉犽犪狀犱犅犪犻狀犫狉犻犱 犵 犲 , 1985 ; 犚狅狅犳犪狀犱犕犮犓犻狀狀犲 狔1987 )和同一信仰内
,
不同阶层的宗教行为差异( 犉狌犽狌 狔 犪犿犪 , 1961 ; 犆狅犺犲狀 , 1983 )。学界对阶
层地位与宗 教 组 织 信任 的关 系分 析较少。在有 限的 研 究 中,纽 顿 等
( 犖犲狑狋狅狀犪狀犱犖狅狉狉犻狊 , 2000 )的分析表明,中产阶层对包括宗教组织在内
的机构信任最高。也有学者从收入分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数据都
不显著( 犎狅犳犳犿犪狀 , 1998 ; 犆犺犪犾犲狊 , 2010 ; 犓犻犿 , 犲狋犪犾. , 2010 )。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何蓉等( 2010 )的研究发现,当代中国人
的宗教信仰的确出现了分层现象。但她们的研究是在宗教组织不在场
的前提下,仅是就诸如因果报应等信仰内容的讨论。若延续受教育程度
与宗教组织信任假设的逻辑,由于中国当前中间阶层的构成主体是科教
文卫等人员,拥有的文化资本最高(陆学艺, 2002 )。因此作以下假设:
假设 7 :与其他阶层相比,中间阶层对宗教组织的信任最低。
从政治面貌看,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
动指南,党的全部理论、思想和行动都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
础之上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党员不能赞同唯心主义、不能信仰宗教
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项基本的思想和组织原则。”(朱维群, 2011 )共青团
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社会组织,其章程也有类似的要求。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8 :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共青团团员较非党团员对宗教组织的
信任程度要更低。
4. 宗教组织信任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这主要是基于对机构信任研究中“文化论”的回应。 7 “文化论”的逻
辑实质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结构论”(房莉杰, 2009 : 134 )或“社会资本论”
(胡荣等, 2001 : 97-99 )。如福山( 1998 )和帕特南( 2001 )指出,文化传统
中“亲社会”倾向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信任,并进而影响到社会信任
乃至系统信任。部分实证研究也表明,人际信任度高和社会参与活跃的
人对政 治 方 面 的 信 任 度 也 高 (阿 尔 蒙 德、维 巴, 2001 ; 犚狅狋犺狊狋犲犻狀 , 2003 ;
,
犛犮犺 狔 狀狊犪狀犱犓狅狅 狆2010 )。而按照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界定,社会信任与
组织参与是其测量的两个关键指标(胡荣等, 2011 )。因此提出下面假设:
7. 由于问卷中未涉及宗教组织绩效方面的测量,故“绩效论”就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 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