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78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
不愿意下山定居。摆夷住在平原,他们很早便有发达的农耕技术,用水
牛犁地,懂得人工灌溉并实行集中耕作模式,因此能够在一地久居,不
会和藏缅语族去争山坡。摆夷原来所居之处应该是凉爽的平原,但是
由于后来采取同样农耕生活方式的汉族进入,他们被迫迁徙。云南南
边的平原低地虽然湿热,但是至少还有维持农耕的可能,所以逐渐定居
此处。这一民族挤压而产生的流动大概从汉武帝时就开始了。
陶云逵注意到汉化的趋势正沿着山脚往上延伸。与住在山顶的傈
僳不同,同为藏缅语系的麽些已经采用汉人的农耕方式,他们原本住在
山坡上,因此开始在山坡开垦农田,而这些地方原来是傈僳刀耕火种之
地。在此趋势下,一部分傈僳开始汉化,有的迁到江边居住。陶云逵担
心不久以后当地的多样性会消失,这些民族全都变成单一的文化形态,
那将不仅是文化的灾难,也是生态的灾难。
从陶云逵对当地民族分布及其文化变迁史的考察可知,无论是哪
个语系的民族,他们在迁徙中总是尽可能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形态,尤
其是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文化往往不为某一民族所单独占有,而是为
一个语系所共享,在与另一个文化接触的时候,它们的交叠会通过具体
民族的社会表现出来。对于陶云逵而言,他更关注的是这些不同语族
之间推挤的历史过程。因为,他希望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考察所要
重点思考的问题在于:一个区域中文化图式的多样性及其与其他族团
之间的历史关系。
四、宗教与神话:观念图式的研究
自 1942 年创立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以后,陶云逵的民族志研
究的重点集中在宗教方面,而到逝世前的 1944 年,其关注的重点已经
涉及藏缅语族的创世神话。“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制”、“西南部族之
鸡骨卜”、“几个云南藏缅语系土族的创世故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项
研究成果。概而言之,陶云逵宗教和神话研究的主旨在于试图从当地
民族的宗教和神话内部透析其观念图式的表达。这也是他研究中最有
突破的地方。
(一)祖先与图腾
“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制”发表于 1943 年,考察的是鲁魁山区的
大寨黑夷(也即纳苏,?倮人的一支,约为今之纳西族),通过当地人的
·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