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76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
单位,如云南傈僳人中的“弓”为一特质;合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文化特质
成为一个文化丛,如“弓”与“箭”两种特质合为一个特质丛;合数个特质
丛为一活动,如弓丛、盔甲丛、矛丛、训练武艺丛等合整起来,可称之为打
猎活动;而种种活动合整起来,可以称之为生活的物质方面或社会的物
质生活。施密特( 1987 : 285-286 )认为,文化元素和文化丛的分布通常不
相连接且范围很广,依照量的标准和形式的标准的加强程度,可以进一
步去探明这些文化历史上的关系。倘若我们在介乎两个文化间的中间
路线上能找到同样或相似的文化成分的民族,那么就可以设想这两个文
化从前有关联的可能,如果这些相似的文化成分在质与量方面愈增加,
愈能证明相似点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因为两个主要区域之间有一种历
史的关系。这种历史关系是说两个区域曾经发生过接触,接触越多,就
越可能出现文化混合;混合的部分在时间上通常发生较晚。
其次,要确定文化圈的空间范围。假设在一个大的地理区域,譬如
一个洲,通过上述方法已知某种文化区及其混合与接触的形式,便可察
知混合接触的区域和原来的文化区;在这些区域中,如果各文化成分之
间的关系密切、整合度较高,在这几个区域相似点明显,那么这种混合
是比较晚近的,这从语言上看比较明显。以此寻找多个文化特征相似
点之后,可以证明这些文化分区在过去是属于一个文化圈的。若从形
式上看,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以及宗教的生活,这些文化成
分在文化圈中总是联合在一起的(施密特, 1987 : 287 )。
第三,确定文化层的时间关系。这是考察文化圈的接触和混合之
历史。这个时间长度大概是文化史能够抵达的最大限度,涉及人类的
起源及其世界性的迁徙分布问题。
陶云逵( 1987 : 423 )对历史的考察还远远达不到这个长度。他在考
察云南民族历史地理时,表明自己只是对自 20 世纪初到开展调查的
1935 年的 35 年有把握,对超出这个长度的历史他无法做臆测。由于
文献传抄的 缘 故,这 35 年 实 际 可 以 延 伸 至 17 世 纪 末,因 为 陶 云 逵
( 1987 : 424 )注意到,他所使用的 1901 年(光绪)版《续云南通志稿》,其
内容最初大部分来自 1736 年(乾隆元年)和 1691 年(康熙三十年)出版
的《云南通志》,大致约有二百余年。总之,他的文化史研究基本上属于
施密特所设想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即文化区域的接触与混合。
陶云逵( 1987 : 419 )论述道:“云南土族分布的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就
·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