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52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
的是教派和新兴宗教成员。民间信仰的实践者极为关注神明是否灵
验,他们“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旦他们认为
所拜神明灵验就会飨之香火美食,不灵验则转拜其他神灵。现实中较
为极端的例子,是那些为彩票中奖而去神庙求取明牌的赌徒,如果反复
求签烧香却屡屡落空的话就会迁怒于所拜的神灵,甚至损坏神像,其戾
气之重和功利心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相对于民间信仰而言,教派和新兴宗教更重视神人交换之间的延
宕性,更注重救赎而非灵验。以笔者曾考察过的台湾某一教派为例,其
信徒大多来自民间信仰,为了改变这些人急功近利的心态,该教派会举
办一系列的活动来逐渐塑造信徒们新的宗教习性。他们举办了很多层
次不同的读经班,信徒每参加一个读经班就需要“立愿”,包括“去毛病、
改脾气”、“重圣轻凡”、“财法双施”、“清口茹素”、“海外开荒”等等。笔
者(卢云峰, 2008犫 )注意到,虽然实际上一些成员会因为追求“神通”而不
愿意继续留在该教派,但通过规章严明的读经班、“立愿—还愿”机制以
及“渐进性严格”机制的共同作用,仍有不少原本看重灵验的信徒会变得
不再那么在乎与神灵之间的即时交换,而是将目光放的更长远,强调明
心见性,从灵验的偏好者转变成救赎的寻求者。随着灵性层次的提高,
其中的一部分信徒会继续流动到佛教中去,或许这是因为后者在教义上
更为精深。同样,正信的佛教承认神通的存在,也会利用一些方便法门
来吸引信众,但之后便会不断告诫信众不应受神通与灵验的诱惑。
如前所述,以往对个体宗教流动的研究无法体现过程也无法跟踪
一次改教者和多次改教者之间的差异(林本炫, 2001 ),如果借助“宗教
偏好”这一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细致地观察到个体的宗教流动是
如何展开和深化的。笔者认为:人们的宗教偏好存在从“灵验”到“超
验”的差异;宗教偏 好的 变化最 终会 导致 宗 教身份的改 变 或 者说“改
教”;华人社会中那些多次改教者或所谓的“游宗者”或许在宗教偏好上
并无显著变化,因为他们始终在寻求“灵验”;只有当宗教偏好从“灵验”
转为“超验”时,真正意义上的改教才会发生。当然,上述的结论还只是
一些来自田野研究的粗浅认识,有志于这项研究的人可以继续进行更
为细致的探讨,尤其是定量的研究。如果我们能够设计一些较为完备
的问卷,测量人们对灵验的偏好,并将其与人口特征、文化因素等结合
起来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就会更全面地了解宗教偏好与生命周期、受教
·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