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53

社会· 2013 · 2

              育程度、收入状况、个人的社会阶层变化等因素是否相关的情况。 3 在
              组织层面,我们可以研究宗教团体的组织程度、资源动员能力、传教策
              略、神学的精深程度等对个体宗教偏好的影响。在宏观层面,我们可以
              探讨个体的宗教流动与社会对宗教的开放程度、政府管制(卢云峰,
             2010 )、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整合以及宗教市场的竞争等因素之间的关
              系。这些研究不仅能够为传统的“改教”研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也能
              够更直接地切入个体的信仰变迁研究。
                  四、宗教组织的流动


                  下面,我们简要地论述一下宗教组织的流动问题。本文所说的宗
              教组织的流动实际上就是组织变迁。宗教社会学对此已有很多论述,
              但是,从已有文献来看,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是在教派—教会理论框架下
              展开的。笔者(卢云峰, 2008犪 )以为,在探讨中国社会中宗教组织的变
              迁时,我们不必拘泥于“教派—教会”理论,因为华人社会中教派的地位
              比较边缘化,所占市场份额很小。
                  现实社会中宗教组织存在诸多的流动方向。我们首先来看看宗教
              组织与世俗组织之间的相互转化。事实上,很多宗教团体都由世俗组
              织转变而来。斯塔克和本布里奇( 犛狋犪狉犽犪狀犱犅犪犻狀犫狉犻犱 犵 犲 , 1980 )认为,宗
              教组织与世俗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提供的是无法在此世验证的
              “彼岸收益”( 狅狋犺犲狉狑狅狉犾犱犾 狔狉犲狑犪狉犱狊 );他们预测,当某些组织追求价值
              巨大而又不能通过直接的手段获得酬赏时,便倾向于转向超自然的假
              设,亦即是走向神圣(卢云峰, 2010 )。这也意味着:世俗化是一个自我
              限制的过程。华人社会中很多案例可以验证这一预测,比如福建的三
              一教原本是学术团体,四川的刘门教最初也是知识分子社团,但随后它
              们都演化成组织完备的教派(马西沙、韩秉方, 1992 );上世纪末,我国也
              有不少原本从事治病的、世俗性的气功团体在市场竞争以及商业逻辑
              的促使下逐渐演变成宗教组织( 犔狌 , 2005 )。
                  宗教团体也可以逐渐演变成世俗社团,这一现象与经典的世俗化


             3. 目前笔者尚未见到有调查问卷直接涉及华人社会中民众的宗教偏好,但是“台湾社会变迁
              调查”曾关注被访者的信仰动机,涉及“寻求平安”、“寻求精神寄托”、“趋吉 避 凶”、“修 身 养
              性”、“寻求安慰”、“减少烦恼”和“跟父母信的”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部分地测出人们
              的宗教偏好。

              · 4 6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