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55

社会· 2013 · 2

              学的泛滥最终会成为阻碍人们思考的概念巴别塔。有感于此,笔者以
              为有必要进行研究视角的转换。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前面强调过的
              宗教的流动性视野,即对信仰进行“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分析”。孙
              立平( 2000 : 7 )曾经倡导:“在对待社会现象的时候,就如同印象派画家将
              空气和阳光看作是流动的一样,将社会现象看作是流动的、鲜活的、在动
              态中充满着种种‘隐秘’的。”同样,中国的宗教现象也不是呆滞的,而是
              活泼的;动态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信仰现象的种种隐秘性和趋势。
                  下面,本文尝试运用此种分析方法对神灵的流动、信徒的流动和宗
              教组织的流动进行初步的分析。笔者认为,动态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全
              新的思路去理解神灵的诞生与竞争,有助于我们了解信徒的宗教偏好
              变化如何导致宗教身份的变化,并能促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宗教组织的
              变迁。不仅如此,基于动态视角还可以使我们保持这样一种自觉,即在
              研究中国的宗教现象时,有必要考证国人惯常使用的概念,比如神灵诞
              生与流行过程中的“灵”的角色与“义”的逻辑以及国人信仰生活中“诚”
              的重要性等。如果不关注它们,那么我们会屏蔽掉中国宗教中最隐秘
              与核心的内 容。关 于 这 一点,罗 伯特 · 贝 拉 ( 1998 )是 先 行 者。贝 拉
              ( 1998 )在分析日本的宗教时固然十分重视引入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但
              是他也非常关注“恩”、“德”、“忠”、“孝”等在日本社会中鲜活存在的概
              念。贝拉的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何将这些词汇社会科学化不
              仅有利于理解东方的宗教现象,也有助于拓展宗教社会学的边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旨并不在于排斥类型学,相反,我们强调以
              类型学为基础。本文所阐述的“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分析”与孙立
              平等人提出的“过程—事件分析策略”有类似的地方,两者都强调动态
              分析。但两者也存在差异,如各自的名称所示,本文所谓的动态分析的
              重点是类型学,而后者是事件。孙立平在展开分析时经常会借一些有
              趣的故事来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藉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隐秘”。
              所谓“隐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不确定性,即在因素与因素之间、事
              物与环境之间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联系。其二,是静态结构中的不可
              见性”(孙立平, 2000 : 5 )。在孙立平那里,探索“因素”与“因素”之间的
              联系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而关于事件的叙述只是手段。然而,遗憾的
              是,后来很多以“过程—事件分析策略”追随者自况的学人本末倒置,将
              叙事当作目的。他们一上来就讲一通故事,略加评论便扬长而去。鉴

              · 4 8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