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51

社会· 2013 · 2

             1993 )勉强同意保留改教的概念,但他认为,华人社会中的改教具有许
              多基督宗教不曾有的特征:累加性、制约性和众神可交替性。在他看
              来,中国人很容易在保持原有信仰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宗教或者神明,多
              多益善,此即所谓“累加性”。但是这种累加无损于已有的信仰体系,新
              的信仰往往与原有的世界观有共通之处,这就是“制约性”。在此背景
              下,华人乐意将各种宗教人物进行同质化的类比,比如“老子化胡说”将
              释迦摩尼视为老子的化身,民间很多人倾向于把西王母等同于圣母玛
              利亚,这即是“众神可交替性”。笔者觉得,尽管焦大卫的分析颇有见
              地,但问题在于,这种无损于改教者原有世界观和社会网络的“中国式
              改教”是否还能叫做“改教”?
                  以上这些反思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改教”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它在
              中国的适用性,也可以提醒我们多留意用“宗教流动”一词来把握人们
              的信仰变迁。不过,人们同时还民需要注意“宗教流动”概念本身也存
              在一些问题。该概念的倡导者之一萨奇曼( 犛狌犮犺犿犪狀 , 1992 )承认,宗教
              流动关注了个体目前的宗教信仰和先前的宗教信仰的变化,但是无法
              究竟其间的过程,也无法体现只经历一次宗教流动者与经历多次宗教
              流动者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概念,无论是 “改教”、
              “ 宗教流动”还是“游宗”,它们关注的重点都是信徒宗教归属( 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狌狊
             犪犳犳犻犾犻犪狋犻狅狀 )的转变;这在排他色彩强烈的犹太教—基督教社会中或许是
              无可厚非的。然而,对非排他性宗教占主导的华人社会,强调宗教身份
              未免有失焦点(卢云峰, 2008犪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考察信徒的流动
              时有必要改弦更张,淡化宗教身份,强调宗教偏好( 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狌狊 狆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 )。
                  具体而言,笔者主张从宗教偏好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华人社会中信
              徒的流动。传统的宗教社会学习惯用宗教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张力来衡
              量人们的宗教偏好,认为宗教偏好大体呈正态分布,那些喜欢高张力和
              低张力的信徒都很少,居于正态分布的两端,大多数人偏好中等程度的
              张力。这个模型构成了宗教市场理论的基础,广为学界所知(斯达克、
              芬克, 2004 )。本文则以为,对于宗教偏好的测量,我们可以抛开“张力”
              另辟蹊径,具体而言就是考察信众对“灵验”的在意程度。基于在台湾
              地区开展田野研究的经验,笔者认为,华人社会大致存在一个“高度关
              注灵验—低度关注灵验”的连续统:民间信仰的追随者居于“高度关注
              灵验”一端,另一端是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等主流宗教的信徒,居于中间

              · 4 4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