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56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
于很多研究存在叙事有余而理论不足的现象,应星( 2006 )曾提醒人们,
在叙事的同时需要有问题感、充分关注故事的复杂性以及叙事方式的
技巧性。
如果将类型学作为动态过程分析的基础,那么研究者就会更自觉
地在研究中约束泛滥的叙事热情,给理论腾挪出成长的空间。我们知
道,概念和命题是理论的基础,如果研究者对故事过于关注,忽略了概
念的重要性,那么就会给自己的研究带来叙事有余、理论不足的后果。
与过程—事件分析一样,本文也强调动态视角,但分析的起点与终点都
是范畴化的概念,或者说类型学,比如由“鬼”到“神”,由“教派”到“教
会”,由“世俗组织”到“宗教组织”等等。当两端确定以后,其中的变迁
与联系完全可以运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来完成。换句话说,“基于
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视角”分析,其重点不是从 犃 事件到 犅 事件的过
程,而是从 犃 概念/类型到 犅 概念/类型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机制;当我
们关注概念之间的联系时,可以通过丰富的叙事来充实其概念的空间,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那些由叙事所充实的概念之间的差异可以考察变
迁的机制,从而发展出若干中层理论。就中国的宗教社会学而言,这种
尝试既可以体现在通过考察由“鬼”到“神”的变迁来丰富有关“神灵诞
生”的理论方面,也可以体现在通过分析信者的宗教偏好的变迁而以全
新的视角重新诠释“改教”理论,以通过“宗教组织”向“世俗组织”的变
迁分析来发展世俗化理论。
有评论者认为,动态分析的关键在于剖析因果机制,对此,笔者深
表认同。如前文所示,“教派—教会理论”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该理
论揭示出信徒的阶层流动以及代际更替等因素会导致宗教团体与外部
社会之间张力的变化。同样,本文尝试对中国语境中导致神灵流动和
信徒流动的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比如神灵的流动是基于人格神生前
的义行、死后的“显灵”、官府敕封以及宗教团体崇奉等因素的共谋,正
是试图揭示信徒的流动与“渐进性严格”机制以及“许愿—还愿”机制之
间的相关性。当然,本文对这些机制的分析还远远不够,有待同道的进
一步研究。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分析的三个维度(神灵、信众与
组织)并没有涵盖宗教的所有内容。因此,人们在考察宗教的流动问题
时除了要注意这三者之间的层次差异与联动,也有必要关注与之相关
的其他面向,比如世界观与宇宙论等。有评论者指出,道家的“齐物论”
· 4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