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23

社会· 2013 · 2

              悬置一切所有制意义上的讨论,在一定期限内将一切占有权让渡给一
              个经营主体,模糊产权关系,明晰经营关系,绕开所有制争论,将 “抓住
              老鼠”作为最首要的效益原则。无论叫做“包产”、“包干”,还是所谓“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都旨在将经营者放在第一主体的位置上,以绩效制
              约为机制来统领改革话语。一个“包”字,确立了 20 世纪 80 年代治理
              机制的知识 基 础。 15 家 庭联 产承 包责任 制中 的“包产到 户”、“包 干 到
              户”,即是在土地经营上搁置土地集体所有制,将每个农户转变成为经
              营性的主体。“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6 这一农业
              体制上的承包制改革,为后来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提供了
              话语基础,也为后来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集体产权难题”(研究三所示)
              埋下了伏笔。在程序技术上,研究五详细讨论了承包制的约束机制问
              题。厂长(经理)所受的责任合同约束,最初采用的是“一脚踢”的目标
              约束,即承包人只被要求上缴一定数额的利润,其他一概不管。只是到
              了 80 年代中后期才逐渐采用过程约束的办法,对用工方式、报酬制度
              和资产处置做出规定。
                  在改革最初的 10 年里,“包”是统领几乎所有领域的体制改革的逻
              辑基准。“包”意味着原来属于别人的,现在给你来经营,只看你经营的
              好坏。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委托者。从后来发生
              的历史过程来看,倒似乎像是要从经营的效果上来重新界定委托者,这
              为后来占有权的隐蔽转换留下了伏笔,如我们在研究三和研究五中所
              看到的那样。由于“包”将一切社会运行的焦点从占有权转移到经营权
              上,加上地方财政分权的有效激励和保护,因而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


             15. 李洁( 2009 )在关于“小岗村”这一承包制改革典型的研究中指出,“小岗故事”在国家根本
              性话语结构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推动和桥梁式的作用。这一典型的塑造过程,同时也是国家
              治理体制转变的话语建构过程。作为国家治理符号的小岗,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价值远
              远超过上述事件本身。它标志着国家在向全国推行家庭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对治理话语和意
              象的一种重塑,即通过将农民的生存伦理转化为自身的治理符号,国家在制度更替的关口成
              功完成了话语逻辑的重要转变。生存伦理的短暂凸显一方面使得农民作为承载着国家意志
              的生产者,以更大的主体热情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为国家创造出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农村改革的成功也为进一步市场转型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合法性基础。
             16. 吴敬琏指出,到 1983 年初,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已经达到 90% 以上,由此最终在中国
              农村确立了农民在“包”来的集体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农场的新制度。参见:吴敬琏、黄少卿,
             2008 ,《民营企业的滥觞》,载于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犲犮犲犻犫狊.犮狅犿 / 犮狅犾狌犿狀 / 犻狀犱犲狓 / 狀犲狑狊 _ 狊犺狅狑 / 犻犱 / 29 。


              · 1 6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