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226

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问题


              程中所塑造的“心灵后果”。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历史后果,也恰恰构成
              了理解共产主义文明治理逻辑的一条重要路径。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口述史研究的小传统中,土
              地革命更多是作为一种历史场景而存在的,其核心问题意识在于通过
              对土地革命的考察,解析土地革命中的种种权力技术(如诉苦)的运作
              逻辑及其历史后果。
                  四、从经济史到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脉络及其演化


                  在有关土地革命的研究中,除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中国革命史所开
              创的研究传统与研究范式外,我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也是不可
              忽视的力量,这其中,又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
              和四五十年代的傅衣凌为两条重要的研究脉络。
                  (一)陈翰笙与“中国农村派”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与薛暮桥、孙冶方等人为回应马季亚
              尔关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 12 从 1929 年开始,先后在无锡、河
              北、岭南三个典型区域的乡村社会中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
              系列研究论文,直接参与到当时有关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去,构
              成了所谓的“中国农村派”。 13



             12.1928 年,马季亚尔的《中国农村经济》一书出版,他认为中国社会自原始社会解体后,既无
              奴隶社会,也无封建社会,而只是一种由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水利社会。资本主义传入中
              国以后,中国也就成了资本主义,因此中国的农村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农村。陈翰笙( 1988 )并
              不认可这一观点,他认为马季亚尔所讲的农产品商品化早在中国宋代就开始了,这并不能作
              为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判断的依据。陈翰笙认为,中国农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封建性质的。为了回应马季亚尔并验证自己的假设,陈翰笙回国后和薛暮桥等人一起开始了
              针对中国农村的大规模社会经济调查。
             13.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如何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成为当时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从理论的探索到具体的调查研究,从危机成因的分析到社会性质的判断,再到
              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构成了民国时期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著名论战。在这场论战
              中,陈翰笙、薛暮桥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他们强调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中国
              农村社会性质进行判断,被称为“中国农村派”。与之相对的,王宜昌、张志澄等人侧重于生产
              力的讨论,他们认为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研究,在人和人的关系之外,更要充分注意人和
              自然的关系,他们从当时中国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雇佣劳动两个现象出发,认为当时中国农
              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已经占据了很大成分,因此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这一派构成了中国
              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中国经济派”(温乐群、黄冬娅, 2004 )。

                                                                    · 2 1 9 ·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