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72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对于舒茨来说,这一问题并非意味着社会科学无法展开研究,只是
需要更为谨慎地和严格地对待经验问题。社会科学如果要成为一种现
代性自身的典型思维方式,或者说,若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我群群体所带
来的主体间性之不言而喻的可能性之基础上,通过社会科学来讨论现
代社会之可能性,那么就首先要对普通人的日常经验,尤其是如何来经
验世界的方式予以考察:“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人据以组织经验,特别是
经验社会 世 界 的 一 般 原 则,是 社 会 科 学 方 法 论 的 首 要 任 务”(舒 茨,
1992 : 81 )。而如果只是通过某种一元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方法
论体系,通过理性建构原则来进行社会学研究,那么就会遗失掉现实经
验这一巨大的研究对象。 9 人们感受经验世界的方式,亦即前述在日常
生活中不同的类型化方式和关联方式,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
剧烈变动。对于舒茨来说,社会学必须将对这一变迁的考察纳入自身
的思考范畴。而与建构一个社会科学的宏观世界相比,这一点是更为
基础性的工作,是韦伯式的理解社会学的起点,恰恰也是舒茨( 1992 :
85 )的“实证”概念的意涵:
科学模式的建构与使用之中,所包含的每个步骤,都可以
通过实证性的观察来加以检验。而我们所谓的实证性观察一
词,并不限于对外在世界之客体与事件的感官知觉,而且还包
括经验形式,藉此,日常生活中的尝试思考,依据他们的基本
动机与目标而来了解人类行动及其行动的结果。
而这一点,正是舒茨从现象学进入社会学的切入点。现象学当然
无法帮助社会学来展开对特别具体的问题的研究,不过,舒茨确信,这
反过来也表明现象学恰恰可以帮助社会学处理其基础性的问题,即在
行动者内部、研究者自身、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复杂意义脉络。而这
也是理解社会学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如 果不 依赖我 自己意 识生活
内的积淀所构筑的预 先 诠释 之经 验 存储,那么 我如何 能够用 我的态
度,平常人的 态 度 或 社 会 科 学 家 的 态 度,而 去 发 现 一 种 研 究 方 法?”
(舒茨, 1992 : 138 )任何 一 种 研究 方法 或者专 业术 语,必 然有 其 自 身
具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参见 叶启 政, 2001 )。如果 不对其进 行具体
9. 这正是在二战之后从米尔斯到奥尼尔( 1972 )、阿格尔( 2000 )等人对于现代美国社会科学,
尤其是在 1970 年代以来日益科学化和体制化倾向展开批评的立足点。
· 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