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88
对国家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实现国家现代化本身不具有目的性,只有将本国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国家追求现代化的目标,才能使推进国家现代化事业富有活力和生命
力。西方国家现代化出现各种深刻矛盾和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并具有光明
前途,就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深谙国家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第二,坚持先进政
党引领是理解国家发展规律的核心所在。绝大多数现代国家都是政党国家,执政党作为国
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体现着对国家发展规律的认识水
平。就东西方国家现代化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引领,坚持执政
为民理念,运用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方式,从坚持和发展国家整体利益角度科学把握国家
发展规律;西方国家现代化也由执政党引领,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资产阶级利
益,采用对内压制民众且对外扩张掠夺的错误执政理念,西方国家执政党对国家发展规律
的畸形理解昭示着西方国家现代化之路的破产命运。第三,坚持普遍规律与本国实际相结
合是把握国家发展规律的关键所在。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各国的共同追求,但是,由于各国
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盲目套用普遍性规律而忽视本国现代化实际,其实是对国
家发展规律的曲解和误读。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持现代化普遍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
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相反,效仿西方现代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西方
〔 10〕
现代化理论与本国实际不适配,不仅导致本国现代化进程迟滞,而且出现了经济衰退、社
会失序,甚至国家动荡的危局。概言之,对国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直接关系到一国现代化
建设的成败。
其次,国家发展目标是国家现代化建设追求的理想状态。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国家发展
的终极目标,也是国家建设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必须认识到,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故此,要按照国家发展规律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国家发展目
标进行设定,将国家现代化理想转化为分阶段实施的现代化实践。具体来讲,国家发展目
标要按照可持续、可统筹、可检验的原则设定。第一,以可持续的国家发展目标把控国家
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国家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和发展之
间的关系,必须摒弃西方现代化国家走过的以资源为代价追求发展的老路,走中国式现代
化 “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的新路。第二,以可统筹的
〔 11〕
国家发展目标调控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国家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治民
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可偏
废。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忽视了对国家现代化目标的整体调控,将重心放在干预和限
制他国现代化事业,不仅使自身国家发展目标偏离现代化轨道,也使一些国家掉进了西方
式现代化的陷阱,造成 “双输”局面。第三,以可检验的国家发展目标检验国家现代化
建设的有效性。国家现代化建设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这需要发挥国家发展目标对
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检验功能。进而言之,检验国家发展目标的根本标准就是 “要坚持把人
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
准” ,这也是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得人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深得人心的根本区别。
〔 12〕
最后,国家发展举措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采取的具体方案。国家发展举措是国家发展规
划转变为现实的重要步骤,离开国家发展举措,国家发展规划就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
综合来看,国家发展举措主要包括健全制度体系,增强执行能力和提升制度效能三个方
面。第一,健全制度体系,是实施国家发展举措的前提。制度化是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
也是现代国家的显著特征。建立健全与国家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各项现代化
事业的前提。当然,制度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现代化事业推进程度不断健全制度
体系,应用废除、修改补充和完善等法定手段使国家现代化事业始终在制度体系引领下前
进。第二,增强执行能力,是实施国家发展举措的基石。执行能力是依据国家发展规划所
设定的目标,运用制度、法律、政策将国家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增强执行能力要锚定
依法执行能力、系统执行能力、源头执行能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第三,提升制度效能,
6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