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93
式推进现代化建设,前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因此,学习苏联模式以国家发展计划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成为摆脱贫穷落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讲,现代化建设是按
照明确发展方向 -解决重点问题 -全面统筹协调 -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进行的,前三
个阶段是适应现代化规律的初级阶段,后一个阶段是引领现代化潮流的高级阶段,初级阶
段是高级阶段的基础,高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新境界。
我国国家发展规划就是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开展的,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眼光和
前瞻思维。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现代化建设方向,通过三大改造,我国 “基本完成了对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公有创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此后,
〔 22〕
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一方向下不断向前推进,促进生产力发展是这一阶
段的重点问题。所以,第二至第六个五年计划以促进工农业生产力发展为重点,到第六个
五年计划完成时,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同时经济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
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第七个五年发展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发
展规划开始由过去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逐步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统筹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第十四个国家发展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的编制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学设定了国家发展规划不仅要
追求量的合理增长,而且更加关注质的有效提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
展理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
时代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新阶段。它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版本。
四、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国家发展规划已经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元领域的整体布
局,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总体战略,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战略目标的
科学规划方案。在新发展阶段,要从完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能力和提升规划效能三个方
面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一)完善规划体系: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前提
国家发展规划擘画的发展远景为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落实好国家发展规划,完善规划体系是基本前提。具体讲,完善规划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
面入手。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由根本制
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组成,这是制定和实施我国国家发展规划的根本遵循。“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
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完善规划体系要始终坚持这一制度体系不动摇,
〔 23〕
才能确保国家发展规划不变质,不偏航。第二,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 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 24〕
功能,要与时俱进地提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
完善党的工作制度、组织制度、监督制度等各方面制度体系,确保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
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三,
〔 25〕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分层实施的衔接机制。不仅要重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完善规划体
系提供制度支撑,也要重视发挥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制度优势。只有将顶层设计和分层实施
相互衔接起来,让宏观战略布局与具体政策措施相互配合,才能促使我国国家发展规划始
终在制度轨道上运行。第四,适时进行制度创新。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
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制度体系可能出现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不适配的情况,影响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只有适时进行制度创
1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