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94
新,才能使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做到有据可循,得到妥善处理。
(二)增强规划能力:以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增强规划能力是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将国家发展规划
转化为现实行动的重要步骤。具体来讲,增强规划能力要从增强谁的规划能力和如何增强
规划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明确增强规划能力的主体,也就是明确 “坚持和发展谁的能力”这一问题。
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划主体主要包括 “领导主体、执行主体、资源配置
主体、参与主体” 。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要在确保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让各规划主体
〔 26〕
在各自治理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各规划主体有效应对各种问题。第二,要明确增强规
划能力的方式,实现 “依法治理”“以德治理”“基层自治”“以技治理”相结合。首先,
国家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法治能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是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其次,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现代国家,我国要充分发挥道德和
文化的重要作用,用 “德治”来约束各规划主体的内心和行动,发挥道德和文化的力量,
这是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能力。再次,要继续发挥好我国基层社会的
自治能力。要按照 “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
标要求,不断深化基层社会自治改革,激发自治潜力,提升自治能力。最后,要充分发挥
现代科技的功能。科技能力已经成为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依托科技的力量为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规划能力的现
代化、数字化水平。
(三)提升规划效能:以国家发展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检验标准
规划效能是对以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科学地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
尺,要按照科学的思想指引和正确的评价原则进行完善。具体讲,提升规划效能要从以下
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科学的思想指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规划效能评价体系。第二,正确的评价原则。规划效能
评价体系的内容设计应遵循评价内容整体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评价内容整体性原则要
求涵盖各治理领域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各治理层
次 (中央层次、地方层次)和各治理主体 (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和自治组
织),这就要求规划效能评价体系在设计时要能全面地体现上述内容,否则规划效能治理
评价体系与之前的各种国家治理评价体系就无法区别。评价内容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规划
效能评价体系涉及以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有些内容可以采用客观
指标加以量化,有些内容则要能采用主客观综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内容设计时要考
虑到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评价。
五、结论与展望
国家发展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概念,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开启而产生的
科学战略谋划。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以五年计划或规划为主的整个规划体系来落实和推进
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相当程度体现在中国规划上。五年规划成为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骨架,也成为中国各种发展战略的载体,这是全球国家治理史上独特的现
象。制定和实施以五年规划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式,
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独特方式。五年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抓手和平台,是中
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的重大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优越性的集
中体现。对于一个寻求不断发展的后发国家而言,可以把这种特殊经验进行适当抽象,为
全球南方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经验范例。2025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
(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规范化水平,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依托国家发展规划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
2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