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62
传递。 此时此刻,国民作为旁观者亦会实现由对礼兵们高度规范的身体控制所产生的敬
〔 29〕
佩情感到对国家普遍认同的自觉转化。
(三)话题式场景:意指系统与行为规范
话题式场景作为政治仪式场景的 “晴雨表”,能够借由各类符号象征及议程设置,引
导公民的行动意向及情感表达。英国象征人类学学者维克多·特纳 ( Victor Witter Turner)
将象征符号界定为 “仪式中保留着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元”,亦即 “仪式语境中的
独特结构的基本单元” ,从经验意义上讲,象征符号通常包含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
〔 30〕
关系、事件、体态及空间单位。政治仪式场景作为族群内特定社会化的表意系统,仪式活
动中所呈现的符号象征体现出族群文化的规约性,引导着国民的意识观念与价值取向 ,
〔 31〕
进而作用于其行为规范。以 2024 年春晚吉祥物 “龙辰辰”为例,龙图腾作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图腾,蕴含着深厚权威与神圣力量。其中,“龙辰辰”糅合了云纹铜禁、九龙壁等诸
多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厚底蕴。此外,美国传播学者沃尔
特·李普曼 ( Walter Lippmann)指出,新闻媒介影响人们头脑中的图像。 数字时代下大
〔 32〕
量社交媒体围绕 “龙辰辰”形象进行解读与持续报道,传递出昂扬向上、奋进等价值观
念。在此境况下,国民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符码式参与,能够汲取主流价值观念并表
达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可见,春晚吉祥物及相关图腾元素作为春节联欢晚会仪式场景的重要象征,经由仪式
场景传播过程中近景景别的凸显,以及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与话题讨论,一定程度上彰显
出国民的图腾崇拜情结,引导着国民的价值观念与行动意向。图腾崇拜作为民族国家的文
化信仰,通常具有某种神圣力量,影响着民族国家的性格与意识,构成民族国家认同感的
内核。 显而易见的是,此类导源于传统生肖文化的图腾符号能够为政治仪式场景增添神
〔 33〕
圣性与神秘感,由此激发国民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促使其在 “共同祖先”的神圣联
结之下做出自觉维系国家团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增强国家权力合法性。
四、结语
作为具有丰富的象征资源与悠久仪式传统的国家,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浪潮中,我
国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国家认同的建
构由此面临多重挑战。政治仪式场景涵盖作为 “灵魂”的政治仪式和作为 “储存器”的
物质表象,充当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数字时代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媒介技术的
发展,政治仪式场景的展布得以突破时空局限,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政治象征资源。
扼要而言,国家认同作为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题域,主要包含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两个
层面。政治仪式场景作为一种中观层面的政治象征系统,借由外部环境、基本结构要素的
互动,能够作用于国家认同的两个层面,持续为国家权力注入合法性。然而值得一提的
是,当前政治仪式场景仍存在着形式主义泛化、仪式互动不足、议程设置失焦等问题,一
定程度上掣肘着仪式效能的发挥。为此,如何充分挖掘政治仪式场景的丰富意涵,提升政
治仪式场景的互动性、长效性,以促使政治仪式场景持续有效地发挥建构国家认同之功
能,有待于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 1〕张健一. 现代国家认同与国家权力合法性分析———兼与徐勇教授商榷 〔 J〕 . 东南学术,2008,
( 2) .
〔 2〕〔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M〕 . 杨昌裕,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22 - 36.
〔 3〕Hicks,D. Ritual and Belief: Reading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 M〕 . Boston: McGraw - Hill Col
lege,1999,pp. 176 - 183.
0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