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党政研究》2024年第1期
P. 53

但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这些突发事件,而是这些突发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出现了问题,例如
             发展失衡、阶层固化、资本恣意妄为等,因此,保证社会发展底层逻辑的正义性、公平性
             才是社会安全治理的根本。因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统筹发展和安全”。那么如何统
             筹发展和安全?在根本上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具体做法上建议将善治
             理念嵌入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中,把发展和安全视为 “一体两面”,而不是割裂开
             来作为两个不相关的领域。在实践中,不少民生项目陷入了 “做好事不讨好”反遭抱怨
             的尴尬,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善治理念,把项目当作了一项没有社会性的纯物质工程。如果
             将善治塑造型范式的八个要素融入实践中,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解决项目中的社会安
             全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善治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是沟通发展和安
             全的重要桥梁。
                  (二)努力提升治理效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提升治理效能是社会安全范式转型的根本目标。社会安全善治效能是指党委政府和其
             他行为主体在社会安全的善治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绩效的综合体现。根据善治塑造型
             范式的要素,可以把善治效能分解为结构效能、过程效能、价值效能,每一组效能可以通
             过对应的善治要素进行度量,从而形成八个效能指标 (如表 2)。为了提升治理效能的针
             对性,需要精准识别社会风险,深入谋划顶层设计,将社会风险治理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
             划。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风险结构特征,制定风险治理专项规划。通过运用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社会风险实验室,监测、试验各类潜在风险,模拟相
             应的应急政策,将模拟最优结果纳入规划内容。
                              表 2  善治塑造型社会安全的效能指标体系、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

                要素类型           基本要素             效能指标                  实现机制                   实现路径
                                           参与主体的多元程度                                   统筹协调,保障多主
                                多元性        和广泛程度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多              体广泛参与
                结构要素                                            元参 与 机 制,创 新

                                认同性        各方相互之间的认同            “五社联动”机制               保障和改善民生,拓
                                           度                                           宽双向沟通渠道
                                           自治、法治、德治相
                              “三治”性                             “三治”联动机制               充分动员本土资源
                                           结合的程度
                                                                                       及时公开信息,加强
                过程要素            透明性        信息公开程度               信息双向公开机制
                                                                                       沟通理解

                                                                                       协调市域治理与社区
                                适配性        符合本地实际的程度 均衡适应机制
                                                                                       治理,夯实基础
                                                                                       依法行政,关照弱势
                                公正性        公正程度                 公正处理机制
                                                                                       群体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群众安全感、社会稳 国家安全嵌入机制 (嵌
                                安全性                                                    塑造社会安全环境,
                价值要素                       定程度                  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推动构建新安全格局

                                           诉求回应高效,行动                                   网络理政,加强和改
                                高效性        处置高效,投入产出            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              进人民信访工作,打
                                           高效                   机制                     造责任政府
                                                                                                       1 ·  ·
                                                                                                      5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