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党政研究》2024年第1期
P. 44
〔 11〕胡惠林.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挑战、治理与创新 〔 J〕 .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 6) .
〔 12〕〔 13〕〔英〕泰勒. 原始文化 〔 M〕 . 连树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 14〕〔美〕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 M〕 . 邱泽奇,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
〔 15〕〔英〕汤普森.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 M〕 . 高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3.
〔 16〕Ole Waever et al. Societal Security: The Concept,Identity, Migration and the New Security Agenda in Eu
rope 〔 M〕 . London:PinterPress,1993,p. 21.
〔 17〕唐爱军.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 〔 J〕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 6) .
〔 18〕宋惠昌. 意识形态问题十讲 〔 M〕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22.
〔 19〕葛兰西. 狱中札记 〔 M〕 . 葆煦,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6 - 375.
〔 20〕李书磊. 我们面临的外来文化挑战 〔 J〕 . 学问,2001,( 2) .
〔 21〕陈庆德,潘春梅. 文化安全的内涵及其社会性表达 〔 J〕 . 思想战线,2010,( 3) .
〔 22〕〔美〕詹姆斯·彼得拉斯. 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 〔 EB / OL〕 .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心网. https:/ / ptext. nju. edu. cn / b7 / 2d / c13315a243501 / page. htm
〔 23〕魏宏森,曾国屏.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 〔 M〕 .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28 - 235.
〔 24〕赵磊. 以夯实文化安全助推建设文化强国 〔 J〕 . 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1,( 13) .
〔 25〕金家新. 美国对外意识形态输出的战略与策略 〔 J〕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 12) .
〔 26〕〔 31〕〔德〕哈贝马斯. 合法性危机 〔 M〕 . 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4:99.
〔 27〕何华,胡江华. 苏联解体的文化安全因素审视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启示 〔 J〕 . 社会科学动态,
2022,( 6) .
〔 28〕〔 29〕张骥,齐长安. 苏联解体的文化原因分析 〔 J〕 . 社会主义研究,2003,( 6) .
〔 30〕〔俄〕雷日科夫.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 M〕 . 徐昌翰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8:
19.
〔 32〕〔德〕哈姆, 〔加〕斯曼迪奇. 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 〔 M〕 . 曹新宇,张樊
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 - 23.
〔 33〕〔法〕库索尔. 法兰西道路 〔 M〕 . 言予馨,付春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
〔 34〕肖云上. 法国的文化政策 〔 J〕 . 国际观察,1999,( 6) .
〔 35〕杨柳. 国家文化安全视阈下法国 “文化例外”政策嬗变机制研究 〔 J〕 . 法国研究,2019,( 3) .
〔 36〕张金岭. 法国文化外交实践及其启示 〔 J〕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 4) .
〔 37〕雷霏. 文化合作: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突围之策 〔 J〕 . 法国研究,2016,( 2) .
〔 3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N〕 . 人民日报,1981 - 06 - 30.
〔 3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 〔 M〕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95.
【责任编辑:董史烈】
2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