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党政研究》2023年第5期
P. 11

由于依靠军队力量,军队受挫必然动摇统治者的统治基础;由于统治者与官吏的个人
             化关系,军事危机所导致的统治者的危机又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组织体系的危机,专制政府
             难于把国家有效地组织起来,长期形成的国家自主性受到严峻挑战。
                  俄国的历史经典地演绎着这种因果性危机关系。成长于战争的国家当遭遇军事失败
             后,一个立竿见影的后果是政治统治的危机和国家自主性的丧失。1812 年打败拿破仑和
             作为 “欧洲宪兵”镇压 1848 年欧洲革命,使俄国俨然成为欧亚霸主。但是,几年之后,
             被俄国斯拉夫派所颂扬的保持民族伟大的专制制度却在克里米亚战争一败涂地。战争的失
             败促使沙皇进行废除农奴制的土地改革并推动国家的工业化。1905 年日俄战争的失败不
             仅没有转移国内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国内冲突。沙皇别无选择,被迫实行立宪政体。
             但是,杜马是软弱的,沙皇依然是专制君主,完全控制着行政部门、军队和外交事务。
                  如果说 1905 年革命动摇了沙皇专制政府下的国家组织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使国
             家的组织系统陷入彻底的瘫痪之中。很快的战争失败使一个偶然的事件成为革命的导火
             索。1917 年 3 月,沙皇既不能调动军队去维持秩序,也不能解散杜马。这意味着,沙皇
             已经没有维护其权力的手段,政府瘫痪了。因此,沙皇政府倒塌于一场没有策划的革命
             中,没有人预料到这场革命的发生。革命一发生,原帝国的许多行政机构,包括警察部
             门,纷纷土崩瓦解,革命中成立的临时政府依然不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俄国开始处于
             无政府状态。
                  从 1917 年夏天开始,俄国的问题已经不是 “应该由谁来统治”,而是 “是否有人能
             统治,全国秩序是否能重新建立起来”。由于旧的社会基础的组织基础已经瓦解,重建秩
             序的唯一希望就落在正在争夺民众支持的各政党身上。 此时,不拘泥于形式的布尔什维
                                                                      〔 17〕
             克提出了 “和平、土地、面包、工人管理”以及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得到了越来越多
             民众的支持。苏维埃不仅出现于城市,而且很快地出现于乡村和军队。
                  在无政府状态中夺取政权的布尔什维克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卫政权并重建国家
             秩序。在保卫政权的斗争中,布尔什维克建立的党领导军队对于后来的国家建设很重要,
             即在红军中建立政治委员,形成一支纪律严明、中央集权的正规军队。不仅如此,党的组
             织还渗透到政治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 “党治国家”体制。
                  2. 中国:从国民党到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
             话语和政治宣示,更是中国民族国家建设和制度变迁历程的真实写照。
                  在走向现代化而需要相应的中央集权的时候,中央权威却开始消解。“太平天国”是
             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满清政府不得不起用大批汉族官僚,清
             末地方政权基本上被汉人控制,清廷已成为一具空壳。由于汉人地方势力是以武力而坐
             大,这就为以后的军阀政治埋下了种子。因此,地方主义不仅削弱了后发达国家所必需的
             中央政府的权威,还因为地方势力之间的争斗而直接加剧了权力的人格化关系,并形成了
             政治的军人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倒退。
                  到了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治已经变成了 “自然状态”下的 “丛林规则”。“丛林规
             则”既是国家失败的表现,也是国家失败的根源。在 “丛林规则”之下,支撑传统中国
             的两大支柱———道德基础和官僚组织系统———基本上瓦解了。面临道德和组织体系双重危
             机的中国处于总体性危机之中,中国需要新的政治力量去组织国家,并重建道德基础。在
             “总体性危机”中脱颖而出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无论是在政治理念上还是在组织体系
             上,都比其他军阀更胜一筹。但是,蒋介石继承的政治遗产和面对的危机,一是各自为政
             的地方主义政治,这是一种危机性国家结构,使得国家的政策难于贯彻执行,两次土地制
             度的改革均告失败;二是蒋介石政权在重建国家秩序,比如乡村政权建设中,过度依赖土

                                                                                                       9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