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120
取孵化培育、政府购买、税收减免等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领域。在这一领域,社会组
织运用依附式自主、博弈式自主或合作式自主等方式,为社会民众提供从公共产品、准公
共产品到私人产品等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依附式自主表现为社会组织依附于政治权力,
在政治权力主导的地域、政策主张的范围内,承接、提供政府着重发展的社会服务产品。
合作式自主是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社会服务产
品。博弈式自主则是指社会组织采取更为灵活、情景式的策略参与社会服务,这类社会组
织与政府的关系呈现出合作式博弈或者非合作式博弈。在政治参与领域,社会组织以依附
式自主、利益集团式自主或批判式自主参与公共政策倡导、公民权益维护等行动。有的社
会组织以 “去政治化”“弱政治化”等方式淡化政治色彩、回避政治议题,在政治权力能
够容纳及划定的领域范围内行动;有的社会组织以一种 “被邀请”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如参与党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公益服务项目标准的起草、有关社会发展的意见征求会
等 ;有的社会组织则以利益集团的模式进行自主行动,为地方性利益、群体性利益进
〔 20〕
行政策游说;有的社会组织则以公共批判的方式监督公权力,表达公民政治诉求、维护公
民权利等。相较而言,社会组织在政治参与领域的行动要比社会服务领域需具备更强的自
主性和更为灵活的自主策略。
应注意的是,社会组织自主性与灵活程度的强弱并非与公共性呈正相关关系。社会组
织具有自主性,意味着其是自由意志的积极行动者,如同其他社会行动主体一样,会寻求
自身的组织利益,这使其自主性呈现出牟利性和公益性两种样态。如果社会组织的自主策
略用以谋取组织自身的 “私利”或个人的 “私利”,或者与政府等其他社会主体 “合谋”
牟利,这类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就会背离甚至吞噬其公共性。反之,如果社会组织在具体的
组织环境中,积极运用各种策略行动施展其自主性,以实现组织的良性运转和公益目标,
其自主性则会促进公共性的生产 (具体见图 2)。概言之,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是生产公共
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一个能持续地生产公共性的社会组织肯定是具有自主性的,
但具有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并不一定就能生产公共性。
图 2 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公共性生产
总体而言,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公共性生产之间存在着张力。当社会组织有了独立性
和自主性之后,若要持续地生产公共性,还需多个条件的支撑,如组织宗旨的持续维护、
组织运作的良好进行以及组织环境中法律制度的扶持保障等。当前,多数社会组织是在非
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性,这使得自主性策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场景性,
需依赖特定的组织领袖、组织资源以及组织环境等多种要素的组合才能达成其行动目标,
1 · ·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