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118
扁平化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以 “网格 +党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
范作用。将源头预防、排查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下沉到基层网格,从而做到 “人在网中
走、事在格中办”。针对民情民意收集掌握不及时、不到位问题,S 县于 2016 年率先创新
建立 “群众意见建议、群众利益诉求、群众投诉举报”县镇村 (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
民情 “三本账”制度。它围绕群众利益 “关键事”,全面畅通 10 类民情民意收集主渠
道 ,充分发挥党组织负责人以上率下的积极作用,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和组织路线,
①
进而实现 “群众说事、书记接事、组织办事、安宁无事”的预期目标。
2. 以条块协同联动为主线,增强基层治理合力
S 县 2016 年构建 “三共六制”社会治理模式,着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
基于 “示范引领、点面结合、分类实施、融合创新、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原则,它
突出 “三共”主线,即治理平台共建、事务共治、成果共享,健全完善文化引领、治安
防控、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民生保障、居民自治 “六大”长效治理机制,推动治理体
系科学化、治理方式集成化、治理制度系统化。其中,平台共建以各镇各部门便民服务中
心和综治中心平台为主要依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整合公共服
务、志愿服务、市场服务资源,将镇、部门及群团组织全部纳入,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
享,健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为群众提供便捷化和精细化服务。为
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动员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好问题,S 县 2020 年 4 月基于 “三到
三同三促进”的理念,在全县 164 个村 (社区)全面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推动镇村两
级党组织深度融合和高效联动,着力提升镇村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增强末梢治理水平。所
谓 “三到”指的是以行政村为管理和服务单位,把镇政府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村,3 至 5
名镇干部派驻到村,至少有 1 名镇政府领导跟进到村。“三同”主要要求行政村的重大事
项由村 “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商量实施,日常工作主要通过工作队来推动;通过镇、
村干部同等负责村级公共事务,即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三促进”主要关注
治理效能,积极促进基层群众增收致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
3. 以信息赋能为支撑,强化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数字乡村和智慧社区建设,S 县全面打通党和政府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 “最后
一米”。开发集社区服务、政务服务、物业管理、第三方服务、社会服务等功能模块于一
体的手机 APP 应用。注重建设集基础数据、事件办理、统计分析、综合查询以及警情播
报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借助 “民情通”手持终端,网格员及时
上传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群众诉求、治安隐患信息,由综治中心信息平台科学指派、分
流和督办,一条龙处置。实施 “雪亮工程”,高清摄像头及音柱设备覆盖社区主要道口、
广场和治安重点防控区域;它与综合平台联网运行,推动治安防范 “云监控”,完善立体
化治安防控体系。以综治平台为重要载体,打造覆盖各镇和部分重点单位、个别重点村的
综治视联网平台互联系统,做到视频会议随时对接、视频监控共享和远程指挥调度。所有
镇村 (社区)同步建立 “ 321”信息中心,全面对接条条和块块,实时更新数据,助力基
层治理。
4. 以要素组合为保障,达致基层治理目标
① 分别是公布县镇村书记电话号码、开通民情 “ 110”、在全县各行政村 (社区)确定民情联络员、县政府信息中
心注重收集网络舆情信息、领导干部工作调研中收集、群众工作部门日常性搜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
员提案、县民调中心基于民意调查方式收集、县纪委依托民情信访直通车收集、县信访接待中心畅通信访渠道
收集。
1 · ·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