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122

图 3  敏捷治理视角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机制


                  其一,再造公共治理空间。基层治理有效与公共组织所拥有的治理空间密切相关。公
             共治理空间的再造是基层政权组织履行公共职能、增强国家治理合法性的过程;它建构一
             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其合法性既源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供给,也源于对
             治理需求的有效回应。它旨在达成国家和基层社会的力量互补,促进国家政策在基层有效
             执行。敏捷治理以公共空间场域为对象,通过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将国家治理的任务
             和目标,包括行政任务、公共服务及群众诉求,更好地转化成乡村治理任务;同时通过建

             立完备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使用多种政策工具,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开放性、互动式
             的制度选择空间。
                  其二,构建务实管用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与基层治理的非规则性、
             复杂性之间存在张力。“行政下乡”推动国家权力下沉至基层社会。日益行政化的基层组
             织,要遵循科层制的组织要求和权力规则。这抑制了乡村内生的自治动力,进而导致乡村
             治理机制的僵化。构建务实管用治理机制,要改变以往由政府主导的串联式管理模式,遏
             制并矫正政府对于其他治理主体自上而下的僵化的指令式控制;通过不断增加基层组织的
             治理权利,改变其 “权小责大”的失衡性配置格局,更好地发挥治理与为民服务功能。
             敏捷治理通过充分发挥乡村社会内生治理资源的作用,调动乡村社会的自主性,培育多元
             化的利益主体,形成强大的基层群众自治力量,使乡村内生型治理的多种形式得以充分发
             挥。
                  其三,积极形塑治理流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问题日益复杂,致使以科层制
             为主的行政化治理方式面临挑战。要通过以敏捷治理为取向且以技术理性驱动的基层社会
             治理创新再造高效、便捷、合理的治理流程,从而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积极形塑治理流程
             包括组织结构的重组、信息数据的整合和环节流程的再造,涉及定义、重组、决策和执行
             等多个环节。它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基层内部的组织结构、审批环节和办
             事流程,提升行政效能,增强民众获得感。敏捷治理优化乡村治理流程,要打破乡村内部
             传统的职责分工与乡镇科层制的层级界限,促进层级政府之间、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
             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依据乡村业务分类和职能整合,推动乡村事务向依法分类治理转
             变,进而有效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高效便捷。
                  再造公共治理空间主要是基于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开放式、互动
             式的制度选择空间。构建务实管用治理机制旨在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权能,激活基层内生
             型治理。积极形塑治理流程能推动治理事务依法分类治理,增强公共组织为民服务的可及
             性。这三者互为支撑,协同促进敏捷治理的达成。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进程中,再
             造公共治理空间是构建务实管用治理机制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构建务实管用治理机制
             有助于积极形塑治理流程。基于积极形塑治理流程的要求,也离不开公共治理空间的再
                  2 ·  ·
                 1  0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