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120

临的碎片化和滞后性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敏捷治理,离不开多维度的协同发力。它
             包括治理问题的精准识别、治理节奏的快速响应、治理方式的协同行动以及治理目标的持
             续调适。基于党建引领、技术赋能、载体创新、治理变革的向度,探讨敏捷思维嵌入并促
             进基层治理创新的进路,进而提升基层善治能力 (如图 2 所示)。
                  1. 以党建引领增强治理识别能力
                  党的领导是我国公共治理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
             层建设的主线。不论是 “网格 +党组织”的社会治理模式,还是书记民情 “三本账”制
             度,都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和生动体现。前者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纳入 “网格
             化”,做到 “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塑造出 “小网格推动大党建、
             带动大治理”的工作格局。基于党建引领,有效整合和吸纳社会资源,统筹推动多元力量
             广泛参与;通过引导基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驻社区单位等在网格中发挥积极作用,第
             一时间全面掌握辖区各类组织和民众诉求问题,治理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有关部门;基于掌
             握民情、转达民意和解决民生,从而做到大事不出 “网”、小事不出 “格”,推动城乡居
             民诉求 “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后者以制度化方式夯实基层组织作用,尤其是各级
             书记的责任。党组织深度参与破解基层 “悬浮化”问题实现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性,
             架起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通过主动性、全方位、集成式来收集社情民意,破
             解县域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分散、统筹化解不足问题。基于各级党组织 “织”成的 “社会
             治理网”,所有社情民意被 “听到” “看到”和 “得到回应”。强化党建引领,畅通拓展
             自下而上民意表达渠道以及自上而下民情收集渠道,共同构建实时、多维、精准的民意感
             知机制,筑牢敏捷治理的组织基础。
                  2. 以技术赋能提高治理响应速度
                  信息化发展深刻影响公共治理。它从数据共享、细分服务、智能决策、创新驱动等方
             面改变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职能、流程和机制,也转变基层组织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
             打破不同治理主体之间信息壁垒,促进条块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有效
             衔接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和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进而推动服务流程高效便捷。基层信息
             共享平台、综治信息系统是信息化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体现。以往公共事务处置流程环节
             较多,造成基层上报缓、响应慢,事件处理和反馈效率欠佳。基于共建共享信息平台打通
             信息堵点和数据壁垒,减少了各主体的互动成本,加速获取治理信息,健全较为精准的决
             策机制;它在及时有效地响应群众诉求的同时提高基层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预见性。
             综治信息平台的应用,搭建起与群众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快捷通道,较好地克服因地理
             距离所造成的政府与群众的联系不频繁、不紧密问题。它便利治安信息的获取,也激发群
             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社会治理群防群治局面,使社会治理更加及
             时、精准和高效能。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利益诉求以及民意表达平台建设制度化、规范
             化,构建和完善信息畅通、纵横交错的利益表达和治理沟通的系统网络,促使处置部门第
             一时间集成式联动,基层矛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在网格。
                  3. 以载体创新激发依法分类处置效能
                  高效能治理离不开条抓块统。要破除条块间分割现象,理顺彼此关系,展开多层次和
             多维度的整合协调。这既包括上下级政府间 “纵向协同”,也包括同层级组织之间、不同
             职能部门之间 “横向协同”,还包括条抓块统协同。载体创新基于权利、责任、资源、信
             息、技术等治理要素的积极整合和系统集成,从而改变条块各自为政的状态,达到 “协同
             联动、资源共享”的效果。基于整体政府建设理念整合协调条条和块块,体现了纵横协同
                  1 ·  ·
                 1  8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