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112
〔 10〕王处辉,吕福龙. “治理”在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样态及其特征———基于双轨、实体以及帝国三
种研究模式的分析 〔 J〕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 .
〔 11〕胡庆钧. 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 〔 A〕 . 费孝通,吴晗等. 皇权与绅权 〔 C〕 . 长沙:岳麓书社,
2012:115 - 122.
〔 13〕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 〔 M〕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20.
〔 15〕唐明勇. 试论建国初期的农民协会 〔 J〕 . 中共党史研究,2005,( 1) .
〔 16〕张举. 新中国初期农民协会兴起与隐退原因探析 〔 J〕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 3) .
〔 17〕许婷. 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浙江温岭 “官治—自治”双轨制的经验研究 〔 D〕 . 浙江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7.
〔 18〕曾正滋. 重建 “双轨政治”与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 J〕 . 甘肃理论学刊,2014,( 6) .
〔 19〕陈书平. 双轨并治: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及困境———基于河南省东明义社区的个案研究 〔 D〕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 20〕卢俊秀. 从 “乡政村治”到 “双轨政治”:城中村社区治理转型———基于广州市一个城中村的研
究 〔 J〕 .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 6) .
〔 21〕王向阳. 新双轨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基于四地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 〔 J〕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 2) .
〔 22〕冷波. 村庄 “双轨治理”的特征与效果分析———基于秭归县 C 村的考察 〔 J〕 . 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2017,( 3) .
〔 23〕谢小芹. “双轨治理”: “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
〔 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 3) .
〔 24〕樊红敏. 双轨政治:关系与县域政治运作———河南省 H 市观察 〔 J〕 . 甘肃理论学刊,2008,
( 4) .
〔 25〕黄杰. “双轨政治”: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一种尝试性解释 〔 J〕 . 太平洋学报,2011,( 5) .
〔 27〕李尧磊,李春成.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复合机制———以浙江桐乡 “三治融合”治理实践为研究对
象 〔 J〕 . 农村经济,2022,( 10) .
〔 28〕赵秀玲. 新时代十年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遵循与宝贵经验 〔 J〕,国家治理,2022,( 22) .
〔 29〕郁建兴,任杰.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 J〕 . 学术月刊,2018,( 12) .
〔 30〕唐井环. “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指向 〔 J〕 . 萍乡学院学报,2022,( 2) .
〔 31〕刘金海. 授权式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 〔 J〕 . 南国学术,2021,( 2) .
〔 32〕刘阳. 乡村 “三治结合”理念内涵初探 〔 J〕 . 法制与社会,2019,( 35) .
〔 33〕景跃进. “桐乡经验”体现了中国地方创新的新特点 〔 J〕 . 治理研究,2018,( 6) .
【责任编辑:朱凤霞】
1 · ·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