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103

〔 26〕中共中央.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 2020 - 2025 年)〔 Z〕 .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
             〔 27〕〔美〕格尔哈特·伦斯基.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 M〕 . 关信平,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18:397.
             〔 2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 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 〔 M〕 . 宋全喜,等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0:11 - 12.
             〔 29〕丁开杰. 中国社会治安体制改革:迈向 “多中心治理”〔 J〕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9,( 5) .
             〔 30〕肖瑛. 从 “国家与社会”到 “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 〔 J〕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9) .
             〔 31〕李友梅. 中国社会治理的新内涵与新作为 〔 J〕 . 社会学研究,2017,( 6) .
             〔 3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 N〕 .
                   人民日报,2019 - 11 - 04.
             〔 33〕李友梅. 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 〔 J〕 . 学术月刊,

                   2012,( 7) .
             〔 34〕〔英〕齐格蒙特·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 〔 M〕 . 欧阳景根,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 35〕陈一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A〕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 〔 C〕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33.
             〔 36〕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 N〕 . 人民日报,

                   2022 - 06 - 30.
             〔 37〕黄晓春,嵇欣. 技术治理的极限及其超越 〔 J〕 . 社会科学,2016,( 11) .
             〔 38〕〔美〕丹尼尔·贝尔.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M〕 . 高,等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10.
             〔 39〕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

                   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Z〕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7 - 39.
             〔 40〕李友梅. 秩序与活力:中国社会变迁的动态平衡 〔 J〕 . 探索与争鸣,2019,( 6) .
             〔 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 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84.

                                                                                    【责任编辑:朱凤霞】
































                                                                                                      0 ·  ·
                                                                                                     1  1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