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99

让知识经济兑现其前景,我们需要对当前知识生产的现实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进而思考如
             何引导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如何推动治理转型的问题。

                 二、知识生产中的信任与控制

                  如前所述,工业生产发生在官僚制组织中,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客观上依赖于工
             人的生产投入,而工人又由于在剩余分配中处于劣势而不愿主动投入的条件下,组织就通
             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层级制来控制工人的行为,促使他们做出生产所需的投入。同时,工业
             生产之所以通过层级制组织来控制所有生产行为,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业生产是一种复
             制式的生产。当然,这并不是说工业生产不需要创新,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工业生产都
             表现为对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复制;所谓创新,指的是创造新的标准化的产品,而在这种
             产品被创造出来之后,它仍然是以复制的方式进入市场的。正由于工业生产表现为复制,
             所以才会有科学管理运动所说的 “唯一最佳方式”,也才会有新公共管理运动所说的 “最
             佳实践”,因为只有在生产的内容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与实践
             之间做出比较。同时,无论 “唯一最佳方式”还是 “最佳实践”,一定都是对劳动者的生
             产行为做出了最有效控制的方式和实践,因为只有当劳动者的非生产行为得到最小化,所
             有劳动者都不要自作主张地试图创新时,组织的生产即复制才是最有效的。
                  工业产品与知识产品的一个区别在于,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同一种纸上写字,每一张
             相同的纸都可以为他带来新的效用与价值,但如果他每天都读同一本书,越往后,这本书
             就越难为他带来新的效用与价值了。可见,对工业生产来说,复制就能创造价值,而对知
             识生产来说,只有创新才能创造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工业生产与知识生产可能并不
             是截然分开的,因为知识也需要某种物质载体,即以书来说,它的生产就既包括知识生产
             ———对书的内容的生产,也包括工业生产———对书这一知识载体的生产。虽然这两种生产
             都会创造价值,但却是对内容的生产决定了书的价值。如果一本书是运用最先进的印刷工
             艺、使用最昂贵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但其中的内容则全是错误的信息,这本书就没有任
             何价值,通常也就卖不出任何价格。所谓 “洛阳纸贵”,并不是说某种新的纸提高了知识
             的价值,而是某种新的知识提高了纸的价值。所以,对知识经济来说,生产的关键在于创
             新,而创新不可能是控制劳动者,而只能是信任劳动者的结果。在这里,所谓信任劳动
             者,就是指组织不去干预劳动者的生产行为,不事先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生产行为,哪些行
             为不属于生产行为,而是鼓励劳动者自主决定从事何种行为,因为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
             自由地实践他们的想象力,才能通过对想象力的实践创造出新的知识。
                  从一个角度来看,在今天的知识生产中,组织对劳动者的行为控制的确大大放松了。
             一方面,由于知识的生产不依赖于组织提供的大型机器,也由于新的通讯技术的出现,生
             产得以摆脱了时空限制,使得以监督劳动者不要偷懒为目的的生产控制失去了存在的基
             础;另一方面,由于在知识生产中一线劳动者往往才是生产活动中的专家,以指导劳动者
             不要犯错为目的的生产控制也变得不再必要。结果,在形式上,知识劳动者似乎都像是一
             种自由劳动者。对这种自由劳动者,组织必须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并通过不受束缚的想象来创造新的知识产品。所以,知识经济的发展突出了信任在组织整
             合中的重要性,也预示了社会的生产与治理都转向合作的前景。
                  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控制已经不复存在了,相反,在知识生产中,劳动者受到的控制
             可能比在工业生产中更加严密,只是它不再表现为排斥劳动者自由的行为控制,而是表现
             为与劳动者的自由相兼容甚至以劳动者的自由为前提的绩效控制。 与传统组织控制建立
                                                                                   〔 2〕
             在对生产行为与非生产行为的区分之上不同,绩效控制则将组织的控制体系转向了产出层
                                                                                                      0 ·  ·
                                                                                                     1  9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