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20
抗疫情合作新模式,将会逐步形成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治理
机制,从而为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提供最重要的体制机制基础。从短期来
看,通过 “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中国政府和企业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抗击新冠病毒提
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将在全球疫情防控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长远来看,随着疫
情逐步被控制,以 “一带一路”为蓝本的国际合作模式将有助于稳固全球产业链格局、
促进全球经贸合作在疫情后步入新的阶段,是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3 月 23 日晚,习近平主席在与英国首相通电话时指出,要在全球联合抗击疫情中
“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我
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因此,当前我们应对
内抓好复工复产达产,对外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打通生产、分配、
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巩固和发展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进一步推进新型全球化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彦武】
后疫情时代我国地方财政政策的变化与调整
孙 洁 侯鱼凡
〔摘要〕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达产工作,财政政策
主导方向应延续十八大以来倡导的 “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短期内,通过减少税收,降低费
用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经济运行回到正轨。长期来看,“提质增效”,压缩支出,注
重绩效,精准发力,提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财政政策;地摊经济;新基建;财政赤字货币化
〔中图分类号〕F81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0)04 - 0019 - 0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世界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财政政策,
特别欧美国家多以给公众发放现金方式鼓励消费、促进生产;中国也提出了 “新基建”
的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哪个更有效还没有定论。基于此,我们应根据此次疫情特点
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短短几个月,疫情蔓延之快、冲击之广,给国内外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国内疫
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夺取疫情防控与复工达产双胜利,财政政策主导方向应延续十八大以
〔作者简介〕孙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142;
侯鱼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2488。
1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