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
P. 19

也已成网红产品,还有其他大量的防疫产品。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在这方面变换生产,调整
             产品结构。部分企业选择开发与防疫相关的产品,以进一步降低疫情的冲击。从长期来
             看,抓市场还要预测未来。应该看到,中国加入的国际产业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第
             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国际产业链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特别是这次疫情蔓延大大推动了
             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的发展,对运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产品会大
             大增加。中国过去已经有了这些技术应用的市场规模和经验,外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可以
             抓住这个苗头来开拓新的市场,推动新的产业发展,从而提高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
                  再次是对重点企业开展帮扶工作。随着全球携手抗击疫情,可以预见的是人类终将胜
             病毒。但即便未来两到三个月国外疫情趋缓,若外贸订单再次反弹,届时国内外贸企业可
             能已经无法消化———外贸企业要在三个月内零收入情况下留住生产工人,很少有企业能有
             资本可以熬过去。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外贸企业各种政策支持。同时,国外订单量差异较
             大,受国际疫情影响,海外订单是否能够回流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对一些由于海外订单
             减少和取消而造成生产困难濒临倒闭的企业,要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帮扶,或帮助企业转
             产,或帮助安排职工再就业。同时要为企业提供理赔、保险和法律方面的帮助。

                  二、开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
                  在复工达产的基础上,当前还要适时实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抗疫新模式。新冠
             疫情的全球蔓延使我们站在新型全球化的视角来理解 “一带一路”倡议。在疫情的防控
             和治理方面,中国现有的供给要素有两个。一是防疫产品和产能。通过几个月的防疫阻击
             战,中国现在有充足的防疫抗疫产品产能。中国是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并在防疫
             阻击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国际防疫抗疫产品的供给能力充足。二是中国战 “疫”的丰富
             经验和比较先进的技术。现在世界各个国家还处在中国防疫抗疫初期的水平,对新冠病毒
             防护和治疗的经验和技术还比较缺乏,很需要这类经验和技术。当前,可在前几年进行基
             础设施项目合作建设经验上,把抗疫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把 “一带一路”打造成一
             个抗击新冠病毒之路、恢复经济发展之路,以进一步丰富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当
             然世界各个国家也正在创造阻击新冠病毒的各种模式和经验,特别在病理的科学研究方面
             有许多重要的突破,可以为中国的抗击新冠病毒提供帮助和指导。中国也需要这些。中国
             也可与这些国家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合作中学习和提高。
                  新冠疫情全球传播和治理的最终结果将会终结原来的全球化时代,并会以强大的力量
             推动国际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全球化进程。当前的全球化始于三十年前冷战结束的国际社
             会背景,通过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为出发点,以资金、商品、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为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效的产业体系和链条,大大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在
             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也暴露了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南北国家间贫富差
             距越来越大,各种地缘政治和全球热点问题屡屡发生。尽管国际社会已设立了如 G20 会议
             等协调机制,但面临新冠疫情突袭,同样反应迟钝,无法形成更高层次的全球认同。
                  无论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还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动荡,其背后所表现的是全球 70 亿
             人口、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在旧的全球化经过
             如此一 “疫”逐渐消失之时,又会催生新的全球化的诞生和发展。而这次疫情的全球蔓
             延和治理客观上又充当了新旧全球化转化的 “催化剂”。它的基本方向就是加快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途径就是继续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中国领导人六年前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和四年前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就是对新型全球化的一个基
             本构思。这种新型全球化并不是再退回到过去各个国家各自为政的状况,而是要设计和建
             立一种既重视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治理,既有平时协商制度、更有危机时刻紧急协调和
             执行机制的治理体系,注意禀赋充分利用和贫富差距遏制内在平衡机制的全球化体系。
                  事实上,自 2013 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六年间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
             与世界各国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平台。当前,进一步推进 “一带一路”国际
                  8 ·  ·
                 1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