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92

的标杆,也是保持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当政府能够充分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时,政府所行使的权力容易转化为权威,有效降低政府治理的难度与成本。当民众不信任
             政府时,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利益矛盾也容易发生政治性转化,引发民众与政府冲突的群体
             性事件,对社会的良性运转带来沉重的治理负担。再加上中国是一个有着超大治理规模的
             国家,“中国的治理规模加剧了其组织复杂性,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随之急剧上升” 。当
                                                                                                     〔 5〕
             前,我国国家治理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在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影响
             力较大的公共事件中,所涉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遭到了民众的强烈质疑,暴露出一些地方政
             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新时代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实现由传统控制型政府管理方式向现代回应型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提高政府公信力,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
             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增强党长期执政合法性与稳定性的必由之路。

                 二、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信任是构成人类不同社会共同体的基本要素,是不同社会集体生活中的一项核心价
             值。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民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降低。以美国为
             例,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美国公众对政府及非官方重要机构的信任明显降低 。
                                                                                                        〔 6〕
             亨廷顿指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降低,在多数工业化民主国家均有所表现,它将会降低
             公众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过程的意愿,并转而采取令政府精英所控制不了的手段来影响
             政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现
                           〔 7〕
             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传统的熟人社会网络向现代陌生人的公共社会快速转型的进程中,
             社会个体原有的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冲击,依托于血缘、地缘等构建起的社会
             关系网络逐渐弱化。不同地域间的人口流动加快,社会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人际交往愈发复
             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在不同程度地下降。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高速发展,民众
             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失信的成本在不断上升,政府公信力的夯实与提升面临
             着更多挑战。
                  (一)政府公信力:概念界定与研究回顾
                  信任是社会团结的润滑剂。德·茹弗内尔主张共同体的意涵即在于 “信任的制度
             化”。在他看来,“公共权威的关键性职能”就是 “增加在全社会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相
             互信任” 。托尔伯特等人指出,“保持政治体系正统性与稳定性的关键是要获取民众对政
                      〔 8〕
             府的信任” 。亨廷顿提出,“如果一个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
                         〔 9〕
             大的阻碍” 。在各种信任关系中,公众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信任尤为重要。在现代
                         〔 10〕
             政府治理中,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在于其行为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从而体现人民的普遍意
             志。失去民众信任的政府将难以履行其公共职能,导致政府的治理缺乏稳定性和效能,最
             终有可能失去其权威性和合法性。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履行自身职责与义务,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言行合一,从而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保持治理合法性与稳定性的一项重要能力。它是
             “政府保持合法性与政权稳定性的基础” ,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也是检验政府
                                                       〔 11〕
             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如果政府缺乏公信力,人们会转而向家庭、宗族、部落、村寨、宗
             教等原生的社会与经济组织寻求依赖和信任。政府保持公共权威关键性资源的流失将会导
             致公权力运行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政府的权威容易被民众的怀疑或反抗所消解,长此以往
             有可能由社会治理危机演化为统治危机,危及政权的统治根基。当代中国由于社会诚信的
             缺失和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二者叠加,整个社会的经济交易成本、社会交往成本与政府治理
                                                                                                       1 ·  ·
                                                                                                      9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