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33

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
             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
             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第四十五条规定发
             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
             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
             项或者多项措施: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
             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
             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加强对重点单位、重
             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
             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
             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
             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
             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
             性、保护性措施。
                  第三,重大疫情常规治理就是按程序规则来治理。公平正义的制度决定公平正义的程
             序,没有公平正义的制度就没有公平正义的程序。公平正义的程序与实质的公平正义相
             比,具有优先性。应对突发重大疫情时体现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在于疫情应对相关部门
             与组织的权力行使遵循正确的原则与规范,比如,公共卫生部门、红十字会、卫生健康委
             员会只有按着程序正义进行各种资源的公平配置,才会显示出程序正义,才会通过实质正
             义体现程序公平正义。
                  (二)重大突发疫情常规治理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
             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党
                                                                     〔 1〕
             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优势。
                  政治势能的提出者贺东航认为政治势能包括:“党的领导的在场”“构建权势”“借势
             成事”。贺东航 “以武汉市应对此次疫情的初步政策决策过程为例,讨论了政治势能的概
             念,尝试去展现实践政策过程背后的政治逻辑”。他得出的结论是 “当弱政治势能—弱激
             励机制模式主导时,政策变现力低,呈现如果中央不重视、地方就难突破的局面。而当政
             治势能加强时,强政治势能—弱激励机制模式形成,政策变现力明显增强,呈现中央重
             视、地方执行但配套激励不足的局面。随后强政治势能—强激励机制模式凸显,政策变现
             力高涨且达成预期,呈现中央全面重视、地方积极执行的局面。随着主体任务的终结,政
             治势能随之降级,但由于强激励机制的持续,蜕变为弱政治势能 -强激励机制模式,政策
             变现回归常态。政治势能并非抽象、模糊的主观认知,而是在组织架构、正式文件的内容
             甚至是仪式性象征中均有显示。附有政治势能的公共政策,往往带有高于一般部门或层级
             利益的属性,能够通过党的层面的操作达成政策执行各主体的整合和协调”。
                                                                                             〔 2〕
                  第一,重大突发疫情的常规治理有利于社会稳定。在重大突发疫情来临时,常规治理
             使社会依然健康有序地常态运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都是在稳定的环境中取
             得的,尽管社会各界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取向、意识形态取向、道德取向不同,但稳
             定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固化为人们共同的思维方式。在突发疫情出现时,人们依然用稳
             定思维来分析重大突发疫情,甚至解构突发疫情,将突发疫情纳入稳定的思维中。而突发
             疫情的常规治理,再一次强化了人们的稳定思维。
                  2 ·  ·
                 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