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13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尽管人民共和国进程中间出现过
                                                                      〔 12〕
             强烈的反传统运动,但那仅仅是间歇性的政治举措。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韧
             性力量,一直作用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当今就更是在执政党领袖的直接倡导下,将儒家
             遗产的现代激活纳入国家政治进程。基于这样的定位,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对当代中国的
             内政外交会产生精神方向上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建国的意识形态基础,也带有
             显见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在无产阶级代表人类最高道德的基点上,由其推动着的共产主
             义理想,成为人民共和国创制者直接为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从这种道德制高点看待内政
             事务,那真是 “背负青天朝下看”。两种理想主义共同塑造了中国政治的基本品格。以这
             种理想主义定位的国内政治,自然会为外交活动打上理想主义的烙印。
                  从现实动因上看,中国是在革命处境中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
             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这是革命的敌我划分
             区隔出的两个阵营:革命者与三座大山,相互间水火不容,你死我活。在中国革命的两个
             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上,前一阶段的革命,是 “无产阶级领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
             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这场革命,只能
                                                                                      〔 13〕
             由站在道德与历史制高点上的无产阶级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其他所有阶级和政党都
             没有这样的能力。后一阶段的革命,则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产品极大丰
             富到按需分配,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完全克制了资本主义的一切缺陷,完全实现了人类
             古往今来的理想期待。两场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
             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
             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 。后一场革命,更是非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能成功。
                                             〔 14〕
                  取决于人民共和国的内政逻辑,它在展开外交活动的时候,也就会以中国传统的道德
             理想主义与革命的道义理想主义审视外交活动的对象,并于此确定外交基本方针,呈现外
             交的精神宗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于帝国主义被设定为革命的首要对象,因此尚
             未执掌国家权力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将帝国主义国家,也就是西方国家列为敌对势力。革命
             后的外交 “一边倒”,可以说是顺势将革命时期的国家敌我阵营划分带到了执政时期。革
             命者与革命对象之间势不两立,革命胜利后的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也就水火不容。团结全
             世界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民,打击全世界必须打击的帝国主义实力,便成为改革开放前强势
             预设着的外交方针。因此中国外交的着力点一直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在外交上的突破,
                                  ①
             如加入联合国,也确实是靠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在改革开放后,表面上人们观察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寻求双赢的利益往来,但这种外交
             往来背后潜伏或深层预设的道义理想主义逻辑,不在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不易为人觉察。
             一旦发生摩擦和冲突,它就会突兀地呈现出来。近期中美贸易战所呈现的两国经贸外交摩
             擦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就可以为人所察知。中国致力占据贸易战的道德高地,谴责美国
             的单边主义,强调中国坚持的全球化立场、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是其直接体现。而再深
             层次的预设,也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谋利性、自利性的非道义取向,与中国的大义凛然、
             道义使命、更高站位,形成鲜明对比。一种为人所熟悉的帝国主义阵营与革命阵营的传统
             划分,呼之欲出。中国硬核坚守的内政原则,在这里再次呈现其主导外交的强大能量。道


                 ① 浏览 《毛泽东外交文选》涉及西方国家、中苏分裂后涉及苏联的讲话,谈及第三世界或被美苏超级大国压迫过
                    的埃及和人民,可以留下这个很鲜明的印象。
                  2 ·  ·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