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11

道路,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条人剥削人的道路,在道义上必须受到谴责;而社会主义
             道路才是人民当家作主之路,道义的正当性毋庸置疑。之所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因为
             资产阶级专政仅仅为少数掌握资本的人群服务,唯有无产阶级政权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
             务,两者的道义高低毋庸多言。之所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中国的其他所有政党都
             是为一个利益群体服务的,唯有中国共产党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之所以要坚
                                                                                        〔 10〕
             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因为它们揭示了历史的基本规律和不易真理,此外的思想体
             系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邓小平设定的 “四项基本原则”扼注国家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
             的高位,这与经济领域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与外交上与西方国家的修好相比,都更为
             重要和根本。可见,在内政上寻求成为强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举措,都得服从价值观上
             的国家意识形态定位;在外交上寻求与强国平等的地位,突破强国对中国的限制,学会与
             强国打交道,都得服从国家高端定位的价值要求。
                  在近期,习近平也特别强调作为中国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完整性与
             完善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
             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
             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因此,他进一步强调,在实践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马克思主义不易的指导地位。“实践证
             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
             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
             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
             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对邓小平强调的价值 -政治原则的再次重申。
                                                   〔 11〕
                  起自晚清、迄于当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一直是在强国环伺的情况下展开国家重构和
             外交活动的,在所谓 “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体认中,中国处在被强国牵引的被动状态。这
             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中国追求成为强国,另一方面也习于跟弱国打交道。这种外交处境,
             让中国的道义理想主义理念或直接曝露在人们面前,或潜藏于深处引导中国的内政外交。

                 三、内政与外交互动:道义感的内外统合

                  几成共识的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何以如此呢?这中间有两个基本理由。其一,现
             代外交源于民族国家的建构。在国家内部,是为内政;在国家间发生关系时,是为外交。
             1648 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定后,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主体的局面便逐渐固定下
             来。一些论及民族国家间关系即外交关系的人士,将这一局面无限前推,其实是一种难以
             成立的论说。此类论说,如春秋时期外交关系,古希腊城邦之间的外交关系,等等。须
             知,外交关系是现代国家间的关系,其兴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 《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古希腊城邦国家之间的关系,很难说是外交关系,譬如雅典对斯巴达,到底是希腊
             内政还是外交?它们都属于希腊地区的城邦国家 ( city state),彼此之间常有攻防联盟。
             当其一致抗拒波斯帝国入侵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是内政关系;当其与波斯发生关系的时
             候,才可以仿照现代外交关系来对待。中国周代的分封国家之间,也不能用现代的外交关
             系直接看待。在早期,分封国家之上还有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权;在晚期,尽管诸侯蜂起,
             但基于正当性需求,还得采取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这就与现代外交相去甚远了。
                  在中世纪阶段,西方建构起一个世界社会,在统一的基督教名义下,世俗国家的疆界
                  0 ·  ·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