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政研究》2020年第1期
P. 21
出了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论断。通过上述三大维度剖析有助于深入理解习近平全面依法治
国思想,进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协同各组织和多个体的力量以全面地推进,最终实现全面依
法治国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学说。毛泽东
在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宪法思想以及刑事法治思想等,聚焦于如何通过制定法律而克服
人治的弊端。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法制思想,关注于民主法制建设并注重对法律工具的应
用,还将法治提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着重发展了行政法治思想并力促法治政府的建
设。两位领导人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总体价值基础、基本实践路径以及初步制度安排。
习近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拓展了毛泽东的宪法思想,提出依宪执政、依宪行政等理念;发
展了邓小平的法治理念及内容,更为关注于法律的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强调在法治化
建设中追求公平正义;同时将法治与治国理政更为紧密地结合,强调法治国家与法治政
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凸显法治对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有益补充了社会主
义法治的理论研究与建设经验。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坚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博采众长,特色鲜明,对中国法治乃至世界法治的建设都
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1〕陈振明等. 政府工具导论 〔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16.
〔 2〕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90.
〔 3〕〔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0,135.
〔 4〕本书编写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78.
〔 5〕〔 6〕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 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138,138.
〔 7〕〔 14〕〔 15〕〔 16〕〔 20〕〔 21〕〔 29〕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辅导读本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6,189,163,223,176,99,38.
〔 8〕〔 11〕〔 12〕〔 25〕〔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 C〕 . 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5. 125,3,15,83,95.
〔 9〕王彩云,孙成豪,王雅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M〕 . 北京:人
民出版社,2018. 89.
〔 13〕付子堂. 新时代领导干部法治概论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15.
〔 17〕〔 24〕崔亚东. 法治国家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39,139.
〔 18〕本书编写组. 2015 全国两会文件学习问答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 19〕〔 26〕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M〕 .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 122,248.
〔 22〕俞良早. 经典作家探索理想社会与实现中国梦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94.
〔 2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
〔 C〕 .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125.
〔 27〕田辉,董振华. 怎样练成新时代好干部 〔 M〕 . 北京:红旗出版社,2018. 171.
〔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
【责任编辑:刘彦武】
0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