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党政研究》2020年第1期
P. 16

性关注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的讨论,工具理性则与法律的工具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有
             关,制度理性则聚焦于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更好地实现法治的价值。这三个
             概念与法治思想的内容特征相结合,分别回答为什么需要、怎样实现以及怎样更好地实现
             法治这三个问题。
































                                     图 1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中的高频词
                  图 1 列举了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最常提及的 30 个词语,使用频次最高
             的前三个词分别为 “法治”、 “依法”以及 “法律”,其次提及了 “人民” “国家” “社
             会”等词,还包括 “司法”“执法”“立法”“守法”,再次有 “领导”“全面”“改革”
             “治理”等词。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与法律相关的 7 个词,与主体相关的 5 个词,其余则
             是有关体系建设、现实背景以及整体要求的词汇。基于词频特征与分析框架,选择以 “国
             家”、“社会”以及 “人民”等词探讨价值维度上的三重含义,以 “全面”、 “体系”及
             “改革”等词深入分析实践维度上的基本要求,最后从 “领导”“政法机关”“守法”“道
             德”等词探讨制度维度上的安排及其多主体行动。综上,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特色
             在于从国家、社会及个体层面进一步挖掘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价值,强调在整体性、系统性
             及权变性思维视角下开展工作并适时动态调整,在实践的制度安排中指明应该坚持党的领
             导、协同多方力量以及规范个体行为。

                 二、价值维度:明确三层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在内的 “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频繁提及 “国家”“中国”“人民”“社会”等词,从全面依法治
             国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体层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有益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并通过良法建设
             而追求善治体系,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聚拢民心。
                  (一)国家层面:推动国家治理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在国家层面的价值主要
             体现在如何以法治推动国内治理以及参与世界治理。

                                                                                                       5 ·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