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党政研究2019年第5期
P. 33
总之,2018 修宪根据中国发展及世界演变的总体情势,及时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民创造的伟大发展成就和丰富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修订后的治国安邦总章程的理解与实践,事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整体前途。在当下世界秩序大变动时代,中国已深度
卷入了新一轮全球化与力量重组的周期之中,而且已逐步成长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制度塑
造能力的负责任大国。修宪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制度都为应对这一新时代治理秩序变革带来
的重大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宪制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 1〕田飞龙. 改革宪法、秩序变迁与四十年经验 〔 J〕 .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 6) .
〔 2〕施米特. 宪法学说 〔 M〕 . 刘锋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7 - 51.
〔 3〕〔 20〕夏勇.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J〕 . 中国社会科学,2003,( 2) .
〔 4〕田飞龙. 孙中山的宪政阶段论与旧政协的宪法意义 〔 A〕 . 原道:19 辑 〔 C〕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3.
〔 5〕李晓兵. 宪法时间 〔 M〕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1 - 4.
〔 6〕阿克曼. 我们人民:根基 〔 M〕 . 汪庆华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59 - 84.
〔 7〕陈端洪. 第三种形式的共和国人民制宪权 〔 A〕 . 原道:第 18 辑 〔 C〕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8〕阿伦特. 论革命 〔 M〕 . 陈周旺译. 译林出版社,2011.
〔 9〕高全喜,田飞龙. 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 〔 J〕 . 南方论丛,2011,( 4) .
〔 10〕田飞龙. 五四运动与青春中国的再造 〔 DB / OL〕 . 多维新闻网,2019 - 05 - 10.
〔 11〕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 DB / OL〕 . 人民网,http:/ / cpc.
people. com. cn / GB / 64184 / 64186 / 66650 / 4491574. html.
〔 12〕〔 13〕纪坡民. 宪政与立国之本———关于新民主主义和共同纲领的回顾与反思 〔 M〕 . 香港大风出
版社,2007.
〔 14〕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 M〕 . 人民出版社,1991. 732.
〔 15〕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 M〕 . 人民出版社,1991. 1029 - 1030.
〔 16〕黄炎培. 八十年来 〔 M〕 .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 158;朱. 毛泽东与黄炎培话 “周期率”
〔 N〕 . 光明日报,1993 - 01 - 20.
〔 17〕蒋中正. 中国之命运 〔 M〕 . 台湾正中书局,1943.
〔 18〕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 〔 M〕 .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2013.
〔 19〕田雷. “差序格局”、反定型化与未完全理论化合意:中国宪政模式的一种叙述纲要 〔 J〕 . 中外
法学,2012,( 5) .
〔 21〕郝铁川. 论良性违宪 〔 J〕 . 法学研究,1996,( 4) .
〔 22〕田飞龙. 物权法草案涉嫌争议观点评述与思考 〔 J〕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 1) .
〔 23〕韩大元.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宪法问题 〔 J〕 . 法学评论,2017,( 3) .
〔 24〕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 N〕 . 人民日报,2018 - 03 - 12.
〔 25〕田飞龙. 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路 〔 J〕 . 科学社会主义,2018,( 4) .
【责任编辑:刘彦武】
3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