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5期
P. 38
面的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在社会复杂因素交织的动态环境中及时获取各类信息。面对社会转型、利益分
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党组织生存的环境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化。党组织只有不断
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处于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位置,掌控党
组织的内部运作,同时也是沟通外部环境 (各类事件、基层治理、人民群众)信息的通
道。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应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根据信息理论,党组织在解决
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过程中,需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并付
诸行动以取得好的结果。而各基层党组织领导者有能力全面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信息,做出
正确的决策,并通过党组织内外部社会网络进行资源重构和策略调整。因为与普通党员相
比,领导干部在组织外界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在组织内部拥有政治权力,具有领导和动
员组织资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相对于其下属而言,他们拥有的社会网络规模更
大,能够控制、获取和处理信息和知识更多。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由于领导干部在网络结
构中的位置而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领导干部处于社会网络的中心,拥有更多社会资本,
可以促成更多的合作者行为并带来资源。因此,他们是获取和分析信息的重要主体。这正
是动态能力在微观主体层面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的表现。
第二,根据基层社会变化整合资源进行党组织运行机制的创新。领导干部资源整合和
工作创新能力是解释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
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
“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
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固然重
〔 10〕
要,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也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领导干部处于各级党
组织的顶层,有权决定党组织资源的配置和重构,有能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因为,领导
干部丰富的社会关系有助于获得物质的、信息的和情感的支持,从而有助于基层党建的开
展,在中国的人情社会条件下更是如此。他们的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是解释组织力的重要
因素,这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和改革创新能力。因此,决策领导干部要善于贯彻新
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根据环境变化充分利用资源和
提升党组织运行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党建运行方式的创新,善于运用互联网技
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发展新
局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发展,将对重构党组织组织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中增强学习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是克服本领恐慌和危机的
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所在。2013 年 3 月 1 日,在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
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
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来光辉
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关键所在。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 “要增强
学习本领”这一党的建设新要求,并把 “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增强执政本领的第一位,
主张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
学习大国。这是因为学习是影响领导干部动态能力生成的重要内部因素,也是维持和提升
党组织的组织力的最基本的维度和方向。只有增强学习本领,才能加强政治领导,才能增
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才能做到改革创新,才能
推动科学发展,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做好任务落实和驾驭风险,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
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因此,增强学习本领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关键
8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