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5期
P. 21
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
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呼吁各国 “同舟共济,权责共担,
①
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表明中央对于未来一个长时期的全球化战略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
②
标有着清醒的构想,对世界发展的未来潮流有着深刻的认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既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基因在当代的传承,在当代
的新的提炼和升华,也是中国在七十年国际交往实践经验的概括,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
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的新变化。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 “新型全球化”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要有一
种特别的担当,但同时也要量力而行。我们对自己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力量的估计
要切合实际,既要充满自信,又要实事求是;既要奋发有为,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
要在全球化的新秩序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需要极其稳健的步伐,极其开阔的胸怀,极其
冷静的心态。这个过程是长期的,不能过于自信,不能盲目求速。需要有一个比较成熟
的、长远的、通盘的考虑。要汲取别的国家在全球化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被一时的胜利冲
昏头脑,要有长远的战略考虑。我们对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对国外的文化传
统和法律环境,甚至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经济、社会、法律、宗教、文化
等了解得还不够,要尽快补课。中国的新型全球化战略成功与否,中国企业能否真正 “走
出去”,取决于我们对国际事务、国际游戏规则和国外文化环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我们
是否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和胸怀,是否具备大国的气度,这些都不是小聪明能够解决的,要
有足够的大智慧和文化心理准备。
我们要坚持 “新天下主义”,就是新时代我们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 “走出
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思维和全球化理念。这种理念既要强调公
平贸易、自由贸易、市场规则、契约精神,强调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又要强调全球化过
程中的公平、正义;既要强调对外交往中的新天下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
的天下主义,又要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社会责任原则、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原则,树
立新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理念,从而为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而奠
定理念基础,从而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 1〕萧灼基.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问题研究 〔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63 - 264.
〔 2〕〔 4〕〔 7〕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 M〕 . 人民出版社,1991. 1435、1483,1435,1496.
〔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 册 〔 M〕 .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15.
〔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949 - 1976·第 1 卷 〔 M〕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2.
〔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949 - 1976·第 2 卷 〔 M〕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37.
【责任编辑:刘彦武】
① 引自 2013年 3月 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② 引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1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