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3

面,政党负责把民众的诉求聚合起来,变成政策主张,对公权力的行为施加影响;另一方
             面,政党通过掌握权力,按照国家意志对社会进行领导和管理。事实上,这两个方面对政
             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政党体制不同,政党的地位不同,侧重也不同。在多党制
             国家,未执政的党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利益聚合和向公权力施压方面,执政党则自然会
             把重心放在掌好权力、保证国家权力运行上。而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执政党同
             时承揽着这两方面的功能。执政党的基层党建,便围绕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而展开。
                  基层党建横跨政府与社会的这种特性,本身就显示出它在实际运行中的难度,并非始
             终能很好地承担起自己的功能。基层党的工作,究竟被人们看作只是公权力的延伸,还是
             助推社会发展,或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当时政治体制的左右。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基层党建聚合民意的功能服从于全面控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需
             要。由于社会被纳入国家行政管理,成了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是发育不良的。这种情况下
             的基层党组织更像是行政组织,主要用来传递公权力对社会的要求和管束,对公权力有强
             烈的依附性,在权力的神经末梢代行公权力的管理功能。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这种状况开始出现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把利益追求的正当化
             作为基础,促发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革。个人的利益逐渐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中析分出
             来,市场和社会也逐渐获得了相对于政府的自主性。这样一来,社会建设问题变得重要起
             来。社会的发展给执政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它的发育成长将为执政党提供新的更坚
             实的执政基础;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冲击原有的社会格局,对基层党建形成新的挑
             战。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适时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确立了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不但意味着社会建设提上党的日程,而且也意味着基层党建必
             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新的更高要求。
                  在中央的明确号召下,相当一部分地方和基层党组织非常积极、主动地回应了基层党
             建创新的要求。其原因,除了长期教育形成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外,经济建设
             为中心下出现的基层党的活动的边缘化带来的危机意识,也是重要的动力源。“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扭转基层党组织涣散、无力的局面,通过转变功能
             来恢复和增强它们的活力,在许多地方都成为重要的创新点之一。那种过时的、按单位和
             区域建立党组织来指挥、命令、督促和监督党员执行上级机关指示的模式显然亟需改变。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这段时间,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 《关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
             体布局之后,基层党建的探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基层党建创
             新做得好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把来自执政的要求和来自民众的诉求两个方面比较好地结合
             起来的党组织。至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方式、新做法,由于类型众多,这
             里很难一一列出,仅举几种。例如,在基层党组织的组建方式上,有的地方打破过去地区
             或单位的局限,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党组织展开活动。类似的联合支部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在
             若干个规模较小的企业之间。有的地方某种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原有的行政区划已经不能
             容纳人们之间出现的新的联系。根据这种情况,有的地方进行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
             尝试。还有的把党的工作与农业的规模经营相连接,把党的工作落到了合作社、专业协会
             等新的农业经济组织载体上。在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上,有的党组织着眼于改变过去长
             期形成的行政化倾向,把党的活动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开发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建设
             “服务型党组织”。有的党组织着力于在企业中协调企业各种利益关系,建设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软实力。诸如此类的内容,还有很多。
                  总体地看,这一阶段基层党建的探索和创新,虽然显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却也存
                                                                                                       3 ·  ·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