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18
现实的政策意义亦值得做进一步的关注与探讨。
第一,从优质基础教育择校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政府在边界外逐利具有相对合理
性,政府要通过对边界外群体有效的逐利保障边界内优质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因此,公
益性边界的勘定遵循边界内公益最大化原则。有效组织地方政府管辖的关键是使边界与潜
在受益人相匹配。
〔 30〕
第二,民主原则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扩大民主管理在政府中的
运用,政府的逐利效率无法通过民主实现。“政府并非一种慷慨散财的工具,而是能够促
进共同体总体福利的组织” ,应当区分政府提供和政府生产,政府提供是政府为公共产
〔 31〕
品付费,而通过市场竞争,会使公共产品的生产更有效率。政府和市场分别代表两种不同
的提供途径,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等制
度创新,确保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同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提高逐利能力。在厘清政府权责边界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公共服务公平制度化。
第三,善政不仅要遵循民主法治逻辑,还要遵循经营逻辑。政府公益性职能是公共利
益的分配过程,民主是实现公平公正分配公益的基本方式。而政府逐利性目标的实现强调
高效率,遵循企业家的行为逻辑。这两者都是体现公共性的过程,即通过追求公共利益,
提高社会所有成员分享社会财富的过程。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不应当具有营利性,其目的
不是积累财富或者创造利润,而是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非营利性不代表不能经营
和盈余,需要通过法律制度严格遵循这种盈余不能在政府管理者当中进行分配,以保证公
益性目标并超越政府可能出现的自利性倾向。
第四,在 “帕累托改进”之外,应注意 “卡尔多 -希克斯”改进在公共政策领域的
应用。所谓 “卡尔多 -希克斯”改进,是指 “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
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得到改进”。相较于严格的
“帕累托改进”模式,“卡尔多 -希克斯”改进引入了受益者补偿的情形。基于受益者对
受损者进行补偿的方式出发制定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中国快速发展的理论注
脚。政府通过逐利的方式保障其公益性的行使,正是基于 “卡尔多 -希克斯”改进思路
下的公共品提供逻辑,故而在完善的决策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之下,采取公益性与逐利性
相分离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快速赶超。
〔参考文献〕
〔 1〕〔 22〕郁建兴,高翔. 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 〔 J〕 . 中国社会科学,2012,( 5) .
〔 2〕陈科霖. 开发区治理中的 “政企统合”模式研究 〔 J〕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 4) .
〔 3〕陈国权,王勤. 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 〔 J〕 . 政治学研究,2004,( 4) .
〔 4〕张传有. 社会契约论与民主政治 〔 J〕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 5) .
〔 5〕〔美〕E. R. 克鲁斯克,B. M. 杰克逊. 公共政策词典 〔 M〕 . 远东出版社,1992. 30.
〔 6〕李明伍. 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 〔 J〕 . 社会学研究,1997,( 4) .
〔 7〕马庆钰. 中国行政改革前沿视点 〔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0.
〔 8〕周志忍. 政府管理的行与知 〔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3.
〔 9〕Musgrave,R. A.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A Study of Public Economy 〔 M〕 . New York: McGraw
- Hill Book Company, 1959:p. 18.
〔 10〕李成威. 公共产品理论与应用 〔 M〕 . 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7 - 8.
〔 11〕〔美〕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 M〕 .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
〔 12〕〔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 M〕 . 上海三联书店,
1 · ·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