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119

2000. 23.
             〔 13〕〔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

                   透视 〔 M〕 . 上海三联书店,2000. 128 - 131.
             〔 14〕涂晓芳. 政府利益论 〔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99.
             〔 15〕何颖. 政府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J〕 . 社会科学战线,2005,( 4) .
             〔 16〕〔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 M〕 . 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3. 16.
             〔 17〕〔美〕罗尔斯. 正义论 〔 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65.
             〔 18〕邵泽斌,张乐天. 从意识形态到公共精神 〔 J〕 . 社会科学,2008,( 12) .
             〔 19〕王晓辉. 择校现象的国际观察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 J〕 . 比较教育研究,2009,( 8) .
             〔 20〕李孔珍. 社会利益结构变迁与公立学校发展新趋势 〔 J〕 . 中国教育学刊,2011,( 12) .
             〔 21〕南京:假民办被叫停 〔 N〕 . 人民日报,2005 - 05 - 19.
             〔 23〕岳伟,黄道主. 彰显教育的公平与公益 〔 M〕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47.
             〔 24〕徐一超,施光明. 名校集团化———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演绎 〔 M〕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
             〔 25〕邵泽斌,张乐天. 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 〔 J〕 . 教育研究,2013,( 4) .
             〔 26〕刘宛晨,罗中秀. 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探讨 〔 N〕 . 光明日报,2007 - 09 - 02.
             〔 27〕郑谦. 公共物品 “多中心”供给研究 〔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 - 2.
             〔 28〕翟博.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 〔 M〕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2
             〔 29〕〔英〕杰夫惠迪等. 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 〔 M〕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7.
             〔 30〕〔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美国地方政府 〔 M〕 . 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4. 91.
             〔 31〕〔美〕戴维·罗森布罗姆,罗伯特·克拉夫丘克.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 〔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61.

                                                                                    【责任编辑:朱凤霞】


































                                                                                                      1 ·  ·
                                                                                                     1  9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